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W.Said,1935-2003),当今世界极具影响力的文学与文化批评家。生于耶路撒冷,在英国占领期间就读于埃及开罗的西方学校,接受英式和美式教育,1950年代赴美就学,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从1963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教授英语文学和比较文学,是享有声誉的文学和文化批评家,同时也是乐评家、歌剧鉴赏家、钢琴家。他的乐评、文学评论和他的理论著作一样,学识渊博,兼有清晰明快的行文风格。其主要著作包括《东方学》、《巴勒斯坦问题》、《报道伊斯兰》、《文化与帝国主义》以及《流离失所的政治:巴勒斯坦自决的奋斗》等等。
知识与权力 报道与掩饰 权力与共谋
萨义德“中东研究三部曲”压轴之作
用真实取代虚伪 用责任取代逃避
用冒险取代安全 用批评取代一团和气
从伊朗人质事件、波斯湾战争到纽约世贸中心大楼爆炸案,西方世界一直被一个名叫“伊斯兰”的幽魂苦苦纠缠。在新闻媒体的描述以及政府、学界与企业专家的应和下,“伊斯兰”竟沦为恐怖主义与宗教狂热的同义词。而与此同时,一些国家也利用“伊斯兰”一词,来为其丧失民心的高压政权张目。
在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中,爱德华•萨义德针对伊斯兰被西方媒体塑造出的僵固形象,检视了其渊源和影响。他结合政治评议与文化批评揭示出,即便是对伊斯兰世界最“客观”的报道,其中也潜藏着隐而不显的假设和对事实的扭曲。
“今日我们的世界太过于复杂、歧异,太有可能出现前所未闻的情势(无论这些情势多么受美国排斥),因此不能再完全以抵抗或增强美国力量的观点来看待。美国人不能再执迷不悟,面对“伊斯兰教”时只在乎它是亲美抑或反美。对于世界如此仇外、化约的观点,保证会让美国与不肯妥协的人群继续冲突;也会衍生出延续冷战时期的亨廷顿式政策,意图涵盖全球大而无当的区域。我想这种政策可以被视为对“西方生活方式”的积极倡导;但是我相信一个同样有力的论点:西方生活方式并不一定要激起敌意与冲突,才能澄清我们对自身世界地位的觉察。”——萨义德
##又是巴以局势紧张时。伊朗-美国的死结依然还未解开。 上海译文版《报道伊斯兰》是台湾人翻译的,引进大陆时,可以看出对人名、地名进行了一些修订与注释以适应大陆的习惯用法,但具体到句子结构、语法上,除了能感觉英文生硬直译外,还有一些台湾的习惯用法、特征词句没被调整...
评分##新版绪论太长。。。太废话。。翻译确实有点儿问题,不过还算通顺。很有启示作用。
评分##一直很喜欢萨义德,读他的著作多了,越发能体会到他的无奈与痛苦,当然,还有那无与伦比的勇气和使命感
评分 评分最初知道萨义德的名字,是在阅读他与指挥大师巴伦博依姆合著的那本对话录《在音乐和社会中探寻》的时候,深为他超出一般学者之上的全面的修养与思想者的睿智而折服。再读这位巴勒斯坦著名学者的文字,则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新近推出的他的代表作之一《报道伊斯兰》。书名非常吸引...
评分 评分##萨义德作品中相对平易好读的一本,可用作入门书。有评论说此书过于啰嗦,但事涉重大国际关系和复杂的学术问题,“啰嗦”真可以说是美德了。
评分##源地址:http://www.reviewofislam.com/archives/321 译文为《伊斯兰评论》专稿,仅供学术交流,转载请标明译者出处。 评《报道/遮蔽伊斯兰》 [美]埃德蒙德·加利比 著 王立秋 译 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W. Said):《报道/遮蔽伊斯兰:媒体和专家是如何决定我们看待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