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舒,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发表于《收获》《人民文学》《十月》等刊物。曾获《人民文学》奖,《上海文学》奖,《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中国作家》奖,《长江文艺》双年奖等,多次入选《收获》文学排行榜、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年度排行榜、城市文学排行榜等。出版长篇小说《残镇》、小说集《成人记》、长篇非虚构《远去的人》等十余部。部分小说被译为英语、法语、德语、波兰语、葡萄牙语发表或出版。
《当父亲把我忘记:隐秘的告别》是薛舒“生命两部曲”之一,她在2014年创作的长篇非虚构作品,记录了父亲身患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的生活,从出现早期症状,到发病,再到智能的全面衰退,在五年的时间里,以“父亲把我忘记”为节点,父亲实际上已经完成了与家庭、亲人在精神层面的彻底告别 。在记录、描述父亲从身体、性情到智力的全面变化的同时,作者穿插了对童年的回忆、对父辈时代的想象、对生老病死的沉思,以及一个中国家庭内部复杂难言的爱。一个人个人命运的转折,同时也是一个家庭的巨大变故,作者带领我们从一个女儿和家庭的微观视角,进入整个社会老龄化的现状。
##刚巧前阵子看完了一本关于“失智症”的书,而老年痴呆就是失智症的一种,患者会失去过往的记忆,也会屏蔽外界的信息,甚至会全面的智能减退,直至整个人变得一片空白。 我小时候住的单元楼里有一位邻居奶奶就得了这个病,我很小的时候看到她打招呼时她还能喊出我的名字,等我长...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薛舒记录了自己父亲患上阿尔默茨海默症之后的生活。本书的看点之一,就是能够以一个阿尔默茨海默症家属的视角去了解阿尔默茨海默症这一群体,去了解患上这一病症的患者有什么的症状,以及对于他自己和家人又有什么影响。 阿尔默茨海默症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
评分##余华曾说: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 这本书讲得是薛舒送父亲去社区养老院后,在养老院遇到的那些人和事。 老爸出现老年痴呆症状时,作者和妈妈一起去拜访了上海最好的养老医院,那里一切都好,看起来像是大号的幼儿园。哪里都好,看护人员素质也非常高,唯独被哄着...
评分##我在短视频平台关注了好几个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几乎每天看这些账号更新动态,跟薛舒记录父亲患病过程一样,大量细节展现精神早于躯壳消亡的状态。跟其他病不一样,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或缓慢或突发地忘记所有亲人,我看过一个老太太,丈夫当天去世她就已经忘记了,接着连儿女也认不出来,到后面连穿衣服的逻辑(不知道外套要穿外面、分不清衣服正反面)也搞不明白甚至不会穿衣、不会说话、不会吞咽……薛舒不在作品中掩饰抱怨与绝望,把病人及整个家庭的痛苦如实记录。在这个过程中,她反复追溯家庭的历史,确认彼此的羁绊,寻求持续的信念,也像是一场提前的告别仪式。
评分##我在短视频平台关注了好几个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几乎每天看这些账号更新动态,跟薛舒记录父亲患病过程一样,大量细节展现精神早于躯壳消亡的状态。跟其他病不一样,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或缓慢或突发地忘记所有亲人,我看过一个老太太,丈夫当天去世她就已经忘记了,接着连儿女也认不出来,到后面连穿衣服的逻辑(不知道外套要穿外面、分不清衣服正反面)也搞不明白甚至不会穿衣、不会说话、不会吞咽……薛舒不在作品中掩饰抱怨与绝望,把病人及整个家庭的痛苦如实记录。在这个过程中,她反复追溯家庭的历史,确认彼此的羁绊,寻求持续的信念,也像是一场提前的告别仪式。
评分##几年前的一天,我偶然在朋友圈看到某个人分享了一页精美的日历,上面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配图也很精美。但我现在只记得日历的右下角写着“单读日历”。最近逛书店偶然看到了一本封面很独特的书,勾起了我之前关于“单读”的回忆。 这本书的封面像是过去练字用的字帖,但是隐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