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1883—1963)
美國二十世紀著名詩人,同時也創作小說、散文。威廉斯熱愛美國土地,在新澤西州行醫四十餘年,寫詩五十載,從普通人的生活和口語中發掘詩意,以打破一切限製的創新精神革新美國詩歌,對洛威 爾、金斯堡等詩人影響巨大。1950年榮獲國傢圖書奬;1963年榮獲普利策詩歌奬。
鍾國強
香港大學文學院畢業。曾獲多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奬、青年文學奬、香港藝術發展奬藝術傢年奬等。著有《生長的房子》《開在馬路上的雨傘》《雨餘中一座明亮的房子》等詩集;譯有W.S. 默溫、李立揚、卡爾·桑德堡、西米剋、斯特蘭德等詩人的作品。
★美國後現代詩歌鼻祖威廉斯五十年詩歌精選集
★金斯堡、洛威爾等一眾大詩人的詩歌之父
★“沒有想法 唯在事物中”
【編輯推薦】
?本土的簡樸文字 日常的精微想象 便條亦可入詩
?首度譯介散文詩集《地獄裏的科拉:即興創作》,收錄詩歌實驗突破之作《春天及一切》(《紅色手推車》《便條》)及普利策奬詩集《勃魯蓋爾的畫作》選篇
⚪淺白的詩語,帶有土地之樸實,平常人之真情。喚醒被工業異化的心靈,迸發蓊鬱的想象力
【內容簡介】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終身的詩歌實驗、創新、革命者。他主張在美國本土環境中尋找原始的動力,以普通人日常的語言和生活材料入詩,運用想象力和同情心在破碎、工業化的殘酷現實中衝破限製、喚醒新生,迸發清新的歡愉。他對美國詩歌的革新影響瞭洛威爾、金斯堡等一眾詩人,被譽為“美國後現代詩歌鼻祖”,1963年榮獲普利策詩歌奬。
本書精選威廉斯五十年詩歌生涯各階段代錶作,以其早期實驗階段的突破之作《春天及一切》為界分為兩輯,收錄首度譯介的散文詩集《地獄裏的科拉:即興創作》、普利策奬詩集《勃魯蓋爾的畫作》等選篇,全麵呈現詩人詩藝和詩歌追求的流變。
##翻瞭翻,沒感覺
評分 評分這是目前讀到最好的威廉斯譯本,倒不是說完美轉譯瞭威廉斯,這幾乎不可能。而是它至少沒有為瞭適配漢語而矮化威廉斯。它保留瞭威廉斯原作的那種不順滑和晦澀。對於威廉斯這種在其本民族語言有變革性的詩人,這太重要瞭。另外就長詩而言,《帕特森》未必比得上《春天及一切》,前者雖是龐然大物,但有太多的不必然,後者卻完全是必然之詩。
評分##薄如蟬翼的詩,輕盈,但不空洞貧乏,不是為瞭單純的做減法,而是為瞭以更快的速度抵達適應現代眾生的節奏。威廉斯對“想象力”的強調和史蒂文斯同嚮,那是理解力和智慧,不同在於威廉斯對現實的根植。鳥雀能夠飛翔是以想象力為翅,以現實生活為依憑的空氣纔得以實現。現實主義是反現實的,真正關於現實的詩不是把鏡子舉起來復製,是藉助想象力而非知識進行創造,也隻有這樣詩纔不是纔子們的消遣品和學院的壟斷物。實驗性和口語化寫作不僅不是反詩,而是真正的革命,是米沃什想要的“新的措辭”,一種容納萬物的可能性擴展瞭詩的疆域。他的落腳點仍是同情心,河邊的竊賊、吃李子的老太太都讓人感動。威廉斯的寫作並非樹立範本,更多在於提供啓發,考慮到這是近一個世紀前就具備的前瞻性和內在的博大,如今的梨花體、烏青體之流不過是傲慢而庸淺的效顰
評分##《給一個孤獨的門徒》,鮮明的對比色:月亮貝殼粉紅,天空綠鬆石色,早晨褐石和闆岩,是橙和深藍。迅疾有力的筆觸綫條:六角尖塔的黑暗匯聚綫,嚮上逸齣--遠去,分開! 濃重與輕盈,堅硬與柔軟的美感對比:建築的壓迫性重量,月亮的茉莉花之輕。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果然也階段性的習過畫並一生熱愛繪畫,一堆畫傢朋友。深深影響他走嚮以詩筆來作畫,以審美意象來抒情。 《歌》:美是一枚貝殼 ,來自大海……無休止的重音 不斷重復,直至 耳朵和眼睛一起 躺下,在同一張床上。 這首是電影視效的,各種顔色稀薄清淺,耳朵與眼睛的提示,讓人的輪廓也透明黯淡瞭下去,成為存留想象的一個動作暫停與留白。而海浪一直是反復循環,不漸弱不消歇的背景音。 同為詩人的鍾國強的譯筆,也可堪信任。
評分##新譯本更加輕盈瞭,威廉斯把“沒有想法,唯有事物中”的概念做到瞭極緻,最喜歡中期的那些詩句,還有那最有名的幾首,同名詩裏夾雜著一些關於想象的論述,很有意思
評分 評分 評分##卡洛斯·威廉斯的啓示是永遠的,常讀常新,清洗劑也是解毒劑,又仿佛源頭,你得不斷迴到他這裏。顯然,這是偉大的現代巨匠之一,中譯本多多益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