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子健(James T.C. Liu,1919—1993),早年求学于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后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先后在匹兹堡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研究范围遍及宋代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著述有《两宋史研究汇编》《欧阳修:十一世纪的新儒家》《宋代中国的改革:王安石及其新政》等。其中,《中国转向内在》一书在美国汉学界影响甚巨。
译者:赵冬梅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汉学系、法国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致力于宋代制度、政治文化和历史人物传记的研究、写作和传播,著有《法度与人心:帝制时代人与制度的互动》《人间烟火: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大宋之变:1063—1086》《文武之间:北宋武选官研究》等。
在两宋之际的战乱动荡中,政治凌驾于经济、文化之上,专制皇权膨胀为绝对独裁,一些倾向保守的知识分子转向儒学,以道德重建为救亡图存之道,这种保守主义思想终于被树立为国家正统,这就是影响后世中国近千年之久的“理学”。然而,对于思想文化的发展来说,这是一场得不偿失的胜利。11世纪曾经纵横恣肆、辉煌一时、充满外向活力的中国知识分子和他们所创造的思想,在正统的笼罩下趋向内在、保守、封闭、自省,失去创新的动力。
##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两宋之际的巨大变化,对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转向的阐述,让我们对这种转向所引起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仅仅是对南宋,更是对以后的中国历史进程都有很大的影响。中国知识分子和他们所创造的思想,在正统的笼罩下趋向内在、保守、封闭、自省,失去创新的动力,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美籍宋史学者刘子健(James T. C. Liu)先生的《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转向》一书于2012年1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再次出版,距离这部论著在中国大陆首次出版已经过去十年,距离其在美国的出版时间1988年更是过去了二十余年。在这二十几年中,史学界的理论、方法和观...
评分##给赵老师提的年份上的小错误都被采纳了,非常开心~这本书是一本南宋史的提纲挈领的书,还是要多读读~
评分 评分##给赵老师提的年份上的小错误都被采纳了,非常开心~这本书是一本南宋史的提纲挈领的书,还是要多读读~
评分买这本书很久了,但一直没有时间读,然而书很薄,闲来正好拿来阅读。 读最初几页的时候,感觉总没有切入正题,似乎太多西方概念式的描述而没有贴近史实的亲切。然后再往下读,关于文人对于儒学的困惑及其改造,开始渐入佳境。 只是佳境入得太晚,又走得太早,其中一段对宋代政...
评分##刘子键先生一改以往将两宋时统一体的观点,而强调两宋之际的重大转型是中国历史中的重大意义。中国历史上的转型最大的莫过于春秋战国和当前,而此外的转型也着实不少,史学的关注点就在于此,而当今史学的意义更在于此,因为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困惑。 判断一个社会的转...
评分《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转向》 【美】刘子健著 赵冬梅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2年版 问题意识:1.本书所对应的大问题应该是京都学派的唐宋变革说,认为中国在宋代的系列变化已经开启了近世思潮,本书的阅读要对京都学派的观点及中国历史阶段的划分与标准有一认识。...
评分 评分这本书翻译很不错,平实简洁但有力,感觉自己看的是带着问题意识和理论框架的小故事书(迷之错觉),通篇读下来就三个字:太惨了,宋朝皇帝简直太惨了。(想想徽宗、钦宗,以及高宗逃亡海上,就连结局也是小皇帝崖山跳海我的天…)也许正因为这么惨,皇帝才多福自保,屈膝求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