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作傢。1968年以 “敏銳的感受,高超的敘事技巧,錶現日本人的精神實質”獲諾貝爾文學奬。代錶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國》《古都》《韆隻鶴》《山音》《睡美人》等。
譯者侍桁(1908—1987),本名韓侍桁,我國30年代著名作傢、評論傢、文學翻譯傢。早年曾留學日本,1930年參加“左聯”。30年代曾寫作大量的文藝批評文章,輯有《文學評論集》《參差集》《淺見集》。重要譯著有丹麥批評傢勃蘭兌斯的《十九世紀文學之主潮》,日本川端康成的《雪國》,俄國托爾斯泰的《傢庭的幸福》(中篇小說集)等。
☆“所有的愛情故事,假如成其為故事,都是從第二次見麵開始的。”日本文學史上繞不開的經典,1968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川端康成代錶作,侍桁絕版譯本,收錄《雪國》《伊豆的歌女》兩部小說。
☆列車穿過長長的隧道,開往雪國,島村即將與駒子第二次會麵,卻意外看見車窗鏡麵上映現齣葉子的美麗麵容。三人的愁緒輾轉牽連,紛揚的雪花落在每個人的身上, 愛——真的是徒勞的嗎?
☆《雪國》並非由一個心碎的愛者所寫下的追憶,而是來自一個無能力愛的被愛者的冷眼旁觀,某些時刻,他以為這樣的愛不過是宛如飛蛾撲火般的徒勞和虛無,但最終,他知曉這愛竟是有幸傾瀉在自己身上的壯麗銀河。——張定浩 導讀
編輯推薦:
▼卡爾維諾曾寫道:“經典是那些你經常聽人傢說‘我正在重讀……’而不是‘我正在讀……’的書。”與張定浩重讀《雪國》,穿越長長的隧道,抵達愛的銀河。
▼選定國內最早的《雪國》譯本,1981年侍桁《雪國》單行本。不斷被翻譯、改編的文學經典,從未被遺忘的愛與憂愁。如果愛注定不能相等,讓我們成為愛得更多的那個人。
▼黑白雙封×小開本設計,護封“雪國”字體構造齣山野、軌道、電綫杆、路燈、曬雪場等意象,內封字體設計如同夜間行駛的列車噴薄而齣的蒸汽,晝夜交替,簡約的具象符號盡顯日本文化的幽玄與物哀美學。
##真的被美住瞭! 真奇怪,也是在火車上讀完這本書的,並且在火車上重讀瞭第二遍。文章通篇浸染瞭一種美麗而悲涼的調子,最後凝成兩個字:徒勞。從一開始男主角島村就感嘆車窗外美麗的暮色如同幻景,之後與駒子發生的種種也都鋪設在這個幻化的背景之上,在荒蕪的雪國裏,麵對駒子驚人的淳樸...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在很多場閤,很多地方,凡是有關文學的地方,一定要說到一本書,就是《雪國》。 從名氣上說,《雪國》比不上《百年孤獨》。 從日本來的圖書的普及上說,《雪國》可能比不上《挪威的森林》《窗邊的小豆豆》。 從朝野推舉的高度說,《雪國》比不上《平凡的世界》。 從作傢的影響...
評分 評分##清淺的疏影映在格子窗上,窗外是茂密新綠的竹葉,女子的頸項間仿佛映上一抹杉林的暗綠。黑色的發絲襯托白皙的麵頰,隱約感覺到的是空氣裏來自白雪的涼意。 《雪國》中的駒子娟秀潔淨卻哀愁清冷。 而葉子是存在於虛幻中的姑娘。即使麵影也是沉浮消融於寒山燈火的暮色...
評分##初次讀川端的作品,是語文書裏的那篇《花未眠》,當然就暗自驚嘆,怎般這樣細膩,所見所述並非我們未曾濛麵過的各種,但為何在他筆下就變得這樣獨到。 在《雪國》裏再次展現他的長處來,其中不乏好幾處得意之筆,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開頭,葉子在窗玻璃上的映像和流逝...
評分##我們又一次發現,文學經典和它的通俗印象多有齣入:《雪國》本身和它一係列著名而陳腐的形容詞之間,是有裂縫的。 若以納博科夫看,《雪國》大約近乎“神話”。而拉康會補充,《雪國》是一個精神病例。這是本文分析的兩個角度(就我閱讀而言,前半部納博科夫的教誨還占主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