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四岁丧父,童年的苦难和母亲的悲惨命运影响了她的一生。
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之辈》(1943)开始她的文学生涯。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尤其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早期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1950)充分反映了童年时代的贫困生活,《琴声如诉》(1958)等作品则善于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把虚构与现实融为一体,因而使她一度被认为是新小说派作家,其实她的小说只是在手法上与新小说类似,重视文体的诗意和音乐性,但在构思方面却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绘贫富对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独特的方式揭露社会现实。最终,杜拉斯在1984年凭借《情人》收获了法国最高文学奖项——龚古尔奖。
“我读到了王道乾先生译的《情人》,又知道了小说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文字境界。”
——王小波
★ 影响王小波一生的经典小说,王道乾经典译本
★ 新锐画家 CiCi Suen 创作封面 × 全彩 布面精印
★ 杜拉斯代表作,龚古尔奖获奖作品,《费加罗杂志》评选的百年十佳龚古尔奖小说
★ 关于一个女孩的成长与蜕变,爱情和写作
★ 传世经典影片《情人》,梁家辉出演男主角
★ 本书同时收录了中篇小说《乌发碧眼》,王小波的《我的师承》、导读文章《人们为什么不怕杜拉斯了?》
…………
内容简介: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那一年,“我”十五岁半,在湄公河上邂逅了“我”的情人,这是一段无所顾忌又注定无疾而终的爱情故事……
##看不懂,无力评分
评分##故事 情人的故事杜拉斯不知道写过多少遍。最明显的有三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情人》《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在很多的小说里也有影子,比方她的第一本书,《厚颜无耻的人》。同时,在这几本里又有她其他小说人物的原型,比如《副领事》。我觉得很奇怪。杜拉斯一生经历丰富坎...
评分 评分##王小波说杜拉斯的《情人》读来有种沧桑感,开头那句“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固然出名,这次重读,倒更喜欢上结尾:“战后许多年过去了,经历几次结婚,生孩子,离婚,还要写书……”这语气看似平淡,实则是过境千帆之后的淡定从容,就像面对镜头,杜拉斯毫不掩饰满脸的皱纹,她活出了真实的自我。
评分 评分##买了这书七年了。刚买来带着一种立志成为文艺青年的朝圣之心颤颤巍巍地读,读了两页,就尼玛扔了。 后来进了中文系,感觉自己接受能力强了,能从现实主义到浪漫主义到意识流再读到古文都不会轻易扔书时,就满怀自信地从书架里抽出这书,摆好躺椅,泡好香茗,在三月里微风拂拂阳...
评分 评分##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
评分##当所有人都在试图分析这本书为何会如此火爆,开始去分析它的语言结构,叙述结构,主要内容,象征意义等等……王小波直接把视角集中在王道乾先生的翻译上了,尽情感受文字的魅力,诗人翻译家创作的魅力是否也是了解情人的方式。也仅此一段来探析这个故事内容,便是一位年老女人开始回忆青春期时期的爱情,她用自传的笔调追忆着逝去的美好,由借他人之口夸赞着现今的美丽。年华已逝,岁月夺去了美好的面庞,但曾经拥有的爱情的向往,生命的活力沉淀下精神本质不会衰减,她依然是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