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明,八零后,陕西人,自幼学习绘画。纪录片摄影师,陕西电影家协会会员。从业十七年来,先后担任了十多位导演的近四十部纪录片的摄影创作,作品累计入围世界各大电影节(展)70余次,获奖30次。其中两部影片入选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idfa)长片主竞赛单元,并荣获评委会大奖和作为开幕影片;两部荣获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摄影和最佳纪录电影奖;一部提名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三部在院线公映。
摄影代表作品:
《摇摇晃晃的人间》
《两个星球》
《四次旅程》
《大河唱》
《中国门》
《纺织城》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纪录片摄影创作的书籍,侧重于实践中的经验分享与总结。本书集结了作者薛明从事纪录片摄影创作十七年来的感悟与思考,依托于所拍摄的近四十部影片的经典案例和创作手记,结合影片的创作花絮、幕后故事以及影片截图详述纪录片摄影创作的方法、技巧、心得。这是一本填补纪录片摄影行业空白的教科书,也是一个纪录片摄影师对时代痕迹的记忆。
专家推荐
纪录片摄影师是一个苦差事,所以从业者不多。能把这个苦差事坚持做了这么久,还做的不错的人,薛明算一个。究竟是什么在吸引他……
——杜海滨(导演、教师 代表作《铁路沿线》《1428》《伞》)
对于纪录片摄影师和导演们来说:这是一本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书,它凝聚着作者珍贵的一线经验、心得。他记录这个世界,也记录着自己的创作之路!
——周兵(导演、制片人,代表作《故宫》《敦煌》《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薛明将自己这十七年来的所学所思,凝结成了一本干货满满的纪录片摄影白皮书,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摄影师的成长与思考。我想,对于真正有志于成为一名职业纪录片摄影师的读者朋友们,它诚意满满。
——董钧(艺术家、1839摄影奖发起人、西安美术学院摄影专业主任、)
作为纪录片摄影师,薛明的作品序列涵盖了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种议题。他的创作经历像一场奇妙的旅程,他是时代的忠实记录者,也在不断用技术和直觉开拓纪录影像的新视野。
——王杨(导演、影评人,代表作《中国门》《纺织城》)
##世界读书日读完了薛老师的书。纪实摄影只有超越写实、达到写意才能有质的飞跃。但这本书不仅仅在讲如何摄影,更有启发的是如何观察生活、纪录生活。如何拍的问题取决于如何看,保持看的敏锐是纪录片工作者的必修课。薛老师用十几年如一日的专心致志,向我们展示人只忠于一件事可以散发出怎样的人格魅力。一本干货满满、真诚实在的好书。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太好了
评分 评分##摄影师不仅是职业,是观察世界的方式,以及与人沟通共情的实践者
评分##干货满满且好读,不仅记录了作者从业期间的业务精进之路也重点书写了工作时的一些思考。对于专业者来说,本书是一个实用手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本书则是一个图文式的故事记录书写,每一篇都是作者带领进入拍摄现场及摄影背后的故事。 正如作者所说,他记录的是一些触动,一些思索,一些让他坚持走下去的力量。相信阅读本书也是同样的感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