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懷宇(微博@舊常識),1987年生,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英語文學碩士、杜倫大學歐洲早期近代史碩士,南京大學西方哲學博士。學術興趣廣泛,主要集中於現代哲學、道德哲學和17—19世紀西歐史。 曾於人文藝術雜誌《詩書畫》任編輯,譯有《葡萄牙帝國在亞洲:1500—1700》。
哲學之使命在於揭示我們賴以理解世界的那些普遍構造,作為世界構造中最為堅實的部分,它們的力量常是日用而不知的。諸力量經由理性知其界限,並將自身區分於原理上相異的其他力量;諸理性經由哲學知其界限,並將自身區分於原則上相異的其他理性。
本書的每篇文章都力圖展示一些確定的原則,以及這些原則之間的相互關聯;同時,每篇文章中都有相當篇幅是關於人類不可能清楚明白地知道什麼,或哪些詞匯不可能被有意義地使用。因此本書既展示瞭一些堅固的語義和確定的原則,也為確定知識的領域劃齣瞭界限;對界限的勾畫即是對其外的留白的勾畫,因此也肯定瞭人類的可能性與自由。
##一和三兩部分是疫情前後在微博上追完的 前陣子,“農名工讀海德格爾”引發瞭許多討論,除瞭剖析知識和階級的關係,對這件事的關注中也有一種直接的驚訝:今天還有年輕人這樣熱愛哲學?哲學麯高和寡,而現今的實用主義傾嚮和速食文化泛濫,更是讓哲學坐上瞭冷闆凳。 巫懷宇(微博@舊常識)是一位熱愛哲學的青年學人,...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上升的一切終將匯閤,下降的一切也將匯閤。最後一篇文章纔華橫溢的作者改過好幾遍,我也讀過好幾遍,值得一讀再讀。
評分##上升的一切終將匯閤,很詩意,展現一幅星空般的思想圖景:“挖掘人性中某些不會隨宗教、形而上學、地域或階級區隔的衰落而墮落為意識形態的力量,並據此籌劃齣扭轉人性的曆史危機的可能性”。談的是馬剋思、尼采跟海德格爾,同時也認為他們隻是三條理性支路,無法窮盡人的生存論規定。第三章談“美”,既覺形而上學星空破碎,大地再無“美”之尺規,又覺“美”被語言含混和相對標準籠罩,注定說不清。什麼是美,什麼是藝術?有待深化,用談詩的方式將《林中路》那套搬來瞭。不喜歡作者刻意壓低嗓門的文風,扣一星。
評分 評分##巫師每年祭齣一篇長文章,為瞭極盡流暢洗練之能,又多次通過中譯英、英譯中來增刪修改,終於迎來齣版,恭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