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维尔切克(Frank Wilczek)
理论物理学家。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李政道研究所首任所长、物理与天文学院维尔切克量子中心首席科学家。在凝聚态物理、天体物理和粒子物理等多个研究领域均做出了杰出贡献。2004年因在夸克之间强相互作用 理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戴维·格罗斯和戴维·波利策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因其在理论物理学领域的贡献和成就,还获得了包括樱井奖、狄拉克奖、洛伦兹奖、费萨尔国王国际科学奖等多项国际重要学术奖项,并先后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波兰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202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译者简介:
柏江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科技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4篇,参与研究项目二十余项。译著有《极简天文学》、《物质是什么》、《时间的边缘》等,译作曾获为“全国优秀科普作品”。
高苹
哈佛大学理论物理博士,现为MIT理论物理中心博士后,研究兴趣为量子引力、全息原理、量子纠缠和量子混沌等,在学术之外,也热爱公众科普。
一位伟大的当代科学家揭示了十项深刻的洞见,阐明了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物理世界。
在《万物原理》一书中,诺贝尔奖得主弗兰克·维尔切克以现代科学的深刻启示为基础,对现实进行了简单而深刻的探索。世界是什么,它又是如何运作的?维尔切克通过清晰准确的叙述,加上一份富有感染力的愉悦感,引导我们探索了关于以上问题的理解的基本概念。读完这本书,我们将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我们身处的现实——会发现,它比以前看起来更大、更完整、更陌生。
维尔切克综合了基本的问题、事实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推测,研究了那些形成我们对宇宙的理解的基础观念:时间、空间、物质、能量、复杂性和互补性。他挖掘基础科学的历史,探索我们知道什么以及我们是如何知道这些的,他带领我们在科学世界的视野中旅行。精彩、清晰、平易近人,这是一场凝聚人类智慧和想象力的盛宴,将扩展你的世界和思维。
##读懂了一半,没读懂一半,实际上这是本晦涩难懂的科普著作,读这本书需要有一定的物理学天文学基础。所以很惭愧,尽管我很努力,也只是了解了作者的核心观点和基本逻辑,很多专业名词我都无法求解。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本书中「第一性原理」贯穿始终,它反复重申着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科学有多么复杂,都可以把它精简为元命题去解读去探索,对于科普读物的求解亦然。值得再读。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宇宙通过空间囊括了我,吞没了我,使我犹如一个原子,通过思想,我囊括了整个宇宙。"帕斯卡。 互补性原则。 "同时保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心理模型,物理模型。 意识,物质。 都是有效的。人类确实会经过思考做出选择,而人类的身体则服从物质的规则。我们要贯彻互补性的思路,接受这两种模型同时存在的事实。 谦逊与自尊。 宇宙的能量超出了人类能够掌控的范围,但是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去改造周围的环境,并积极地参与到其他人的生活中。 谦逊是必要的,但是自尊同样也是必要的。 "物理学家要接受在做出决定之前进行调查的训练。律师,广告商和其他人则被训练成去做恰好相反的事:为证实已经做出的决定寻找资料。" 物理学思维方式:将事情缩减至其根本实质,跳出过于简化的类比和经验法则。
评分 评分 评分##前半部还ok 后半部太科学 向外探索成分太鲜明 比较难共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