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孔孟之乡,学于清华北大,行于庙堂江湖,醉于经史子集。
建安,作为汉献帝的第五个年号,一共被使用了二十五年。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是建安年代的中间点,也是汉末三国的转折点。
这一年,曹操在黄河边确立了对北方的统治,这一年;曹操因长江边的一场失败而失去了南方,赤壁的那把火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这一年之前,中国历史主要表现为东西对抗,这一年之后,则变成了南北较量;这一年之前,中国是四百年的治世太平,这一年之后,则是四百年的乱世纷纭;这一年之前,曹操一统在望,这一年之后,曹、刘、孙割据一方,三国鼎分的局面隐然成形。
为什么会这样?除此之外还发生了什么?
本书以邺城、江夏、襄阳、许都、关中、长坂、柴桑、赤壁、江陵、合肥、建业、益州这十二个地点为时空节点,俯视三国时代中的这个转折之年,凝视曹操、刘备、孙权、马腾、刘表、刘璋等各方势力在这转折之年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重新审视历史之流的波澜壮阔与百转千回。
##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在此之前四百年是秦汉的统一富强,此后是四百年的南北大分裂时代。这一年曹操建立河北邺城霸府挖池练军,一直以快速出击平定诸侯奠定霸业的阿瞒突然慢了下来。汉献帝的杀局破产后,曹操晋位丞相,他播下了改朝换代的第一颗种子。这一年刘备任命了新军师诸葛亮,开启了跨有荆益东联孙吴大战略第一步,而他还无尺寸之地。同样这一年,周瑜在江夏大败黄祖,他演练了三叉戟攻击阵型,年末他将在赤壁迎来自己的辉煌。也是在这一年一个叫司马懿的青年进入曹操幕府为文学掾。这一年赤壁鏖兵,曹操一败于孙刘联军的众志成城,二败于一场杀死十万北军的大疫,三败于大战略的变形,他本来只想要荆州,是骄傲葬送了历史的机会。此后余生阿瞒会想念郭嘉,那个病弱的青年军师是另一个更加清醒的自己。三国志的上半场结束了。
评分##作者很努力的在阐释三国,可惜这段历史从文本中去挖,实在没什么新东西,对邺城建设的梳理不太多见,但水平没有达到研究的层次。如果能再加入一些考古材料或者实地探访的内容会更好。 书中对古籍引文、译文都用不同的字体标记,看得出作者和出版方是比较认真的,锁线精装、疏朗排版对于一本通俗说史作品来说显得过于奢侈了。
评分 评分 评分历史虽如奔涌长河,但其中的每一朵浪花、每一粒沉沙,都是不可获取的一部分,它们可能是联系起各个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也可能会掀起绵延百年的惊涛骇浪。 在阅读历史书籍的过程中,人物和事件往往聚焦了人们更多的关注,而年份却总是一带而过,即便提起,可能也只是记住个大概...
评分 评分##家里的那本《三国演义》,是我在大学毕业季校园跳蚤市场上从一位摆摊的学长手里买到的二手书。因为那位学长卖书时的表现,让我至今记忆犹新。记得当时他给这本书定价五元,书已经不算新了,背脊有的部分还破掉些许。当我在摊位上翻拣后,决定下买这本《三国演义》向这位学长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