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斯·剋拉剋(Kenneth Clark,1903—1983)
20世紀傑齣的藝術史傢、作傢、策展人、紀錄片主持人。二十七歲即任牛津大學阿什莫爾博物館館長,三十歲齣任英國國傢美術館館長,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主持瞭戰時藝術傢計劃,保障瞭藝術收藏品的安全。戰爭結束後,曾任牛津大學斯萊德教授。進入20世紀50年代,創作瞭多部藝術類電視紀錄片並擔當主持人。1969年,隨著首部關於藝術的大型彩色電視紀錄片《文明》的麵世,成為享譽世界的藝術大師。2014年,英國泰特美術館舉辦專題展覽紀念肯尼斯•剋拉剋,稱譽其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英國藝術大傢之一”,並感謝他在“將藝術帶給大眾”事業上做齣的傑齣貢獻。
純粹的愉悅!藝術史大師肯尼斯·剋拉剋爵士迴歸藝術鑒賞的原點——觀看繪畫。怎樣觀看一幅藝術傑作?在那些傑作的畫布裏,隱藏著藝術傢怎樣的巧思妙想?
這是一部以豐富的藝術史知識引領讀者觀看繪畫的大師指南。提香《基督下葬》、委拉斯開茲《宮娥》、拉斐爾《捕魚神跡》、華托《熱爾桑的招牌》、維米爾《畫室裏的畫傢》、倫勃朗《自畫像》……剋拉剋爵士以其獨特的藝術史傢之眼,精選十六位藝術大師的經典傑作,細緻闡析瞭每幅畫作的創作背景、技法特點、藝術價值、後世影響等,慷慨而生動地分享瞭觀看繪畫的門道與樂趣。
##齣身富貴、畢業於牛津、27歲當上阿什莫林博物館館長、30歲執掌英國國傢美術館、斯萊德講座教授、37歲獲得爵士勛位、66歲時為BBC製作瞭第一部彩色藝術係列片《文明》——稍稍帶著傢長做派。剋拉剋爵士這樣的精英,活到當今是危險的,新一代藝術史傢也不太喜歡他的“古典”。然而,本書使我們意識到他的天纔,對於16幅名畫,有一擊而中的力量,卻又那麼舉重若輕。透納畫作的“夢境”性質,維米爾的“冷靜”計算,修拉與意大利濕壁畫的關係,達芬奇生命一體感所導緻的神秘,波提切利的圖像哲學,庫爾貝“左邊巴爾紮剋、右邊福樓拜”,透徹!作者使用瞭各種“理論”和“知識”,但是渾然一體,寫到康斯特布爾的《哈德利城堡》,他用瞭畫傢的原話:“風暴在風暴之上翻滾——然而,黑暗是莊嚴的。”
評分三星半。觀看繪畫是件很主觀的事。讀《觀看繪畫》真的讓我感覺自己像是在博物館蹭彆的團體專門花錢請的導覽講解的一個路人…況且這個導覽講解很喜歡用“我覺得”“我喜歡”“我認為”這類帶有強烈個人主觀色彩的詞組作為句子開頭。這有點影響到其他一同觀看鑒賞的觀眾觀感。但我還是很認可剋拉剋說的,觀看繪畫是需要日積月纍的藝術背景知識和專業技巧分析。換句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剋拉剋就是想要帶著感興趣鑽研的外行變得內行一些。非常佩服透納自行要求船員把他綁在桅杆上三四個小時,來感受暴風雪迎麵襲來的勇氣和堅毅。更佩服的是他從桅杆下來還能把之前看到的腦海存起來的暴風雪畫麵如實畫下來。這點著實震撼到我瞭。(想到玩遊樂設施都嚇到閉眼的人,透納真勇敢無畏呢。)PS:紙書裏跨頁展示畫作的方式,使得中間裝訂部分看不全…。
評分##“他蜷伏在他的畫架上,像一隻巨大的蟑螂……”“他就像一匹獲奬的種馬一樣不知羞恥地自得其樂……”真是服瞭剋拉剋,他的畫評是一種充滿彈性充滿流體的存在,被他的手和眼帶領著看過的畫,便不再拒人韆裏,而會具體到仿佛是你鄰居叫你去他傢客廳看他剛畫好那般新鮮。而我恰好就願意抱起雙臂,踱步賞析,如此愉悅。
評分 評分##但這些偉大的作品都是深刻的。我對它們的理解越是深入,我就越是意識到,它們的核心本質隱藏在更深的地方。塞萬提斯說過:“曆史是神聖的,因為它是真實的;真實在哪裏,上帝就在哪裏。真實是神性的一部分。”純粹的愉悅!一件藝術品應該激發這樣一種迴應的觀念,對於今天的觀眾來說似乎有些輕微的不得體,以及十足的守舊。它將我們帶迴到唯美主義運動的最後低語,那時,評論傢們正就純詩這一概念的含義爭論不休。瞬間是否能夠變為永恒?一瞬間是否能夠被拉長而不喪失最初的強度?突如其來的啓示所引發的震驚,是否能夠在構思一幅大尺幅畫作所需要的機械性幸存下來?在繪畫中,幾乎唯一肯定的答案,就是戈雅描繪行刑隊的一幅畫,名為《1808年5月3日的槍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