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专业。中国青年发展研究基金获得者。曾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等期刊发表文章数十篇。 常年从事经济史、宏观经济、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及金融市场相关研究。曾供职于原中国银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多年。
本书从经济学角度解读历史和政治,追溯300年金融激荡的进程,解读金融的力量,回答金融的走向,是一本上乘的金融史通俗读物。
金融用财富诠释历史。 作者以时间为序叙述了从资本主义萌芽诞生至今的西方世界300年的金融史。作者根据金融历史的发展,提出了三条金融定理:本金比利息更重要;拯救比惩罚更重要;仅靠市场调节,金融行业有可能不存在扩张的边界。这三条定理,不仅梳理了过去的金融历史线条,还为当下的金融研究者提供了思路,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
可以说,金融是一种制度,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价值的取舍,更是一种充满激情的朗朗大道。只有稳定而有效率的金融制度才能平衡投资者和创业者之间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在这种平稳的金融环境下,才能更有精力放眼未来,借助未来的资源提升今天的生活品质,培育具有安全感的生活态度。
##当家才知柴米贵确实在美国第一第二银行身上体现明显。特斯拉硅谷啥的陈词滥调了,罗斯柴尔德一次没有被提起。
评分 评分##这本书是很长时间以来读到的最好一本关于金融史的书,以金融的角度看历史,受益匪浅。 这本书应该是作者为了申请职称自费出版的书,作者极为浮躁,不过中信出版社也是让人无语,应该是完全没有校稿,这本书七拼八凑,文理不通,叙事记流水账,就还算了,竟然还存在大量明显的谬误。 1、图片1,通过回收国债来收回货币的流动性。天呐,这是一本自诩为金融学的书啊!...
评分 评分##看个热闹
评分 评分 评分酣畅淋漓的好书
评分##这本书的垃圾程度是罕见的 这本书对作者的简介是博士、高级经济师,等等等头衔,但是整本书水平低劣,七拼八凑,错漏百出。估计是为了评职称或者是捞取利益自费出的一本书。 图1,“通过回购国债来收回流动性”,大家看看,到底是经济学博士,一下子就颠覆传统观念。各国央行都是通过回购国债释放货币的流动性,这个“经济学博士”,开口就是“通过回收国债来收回流动性。一本自诩金融学的书,不严谨到何种地步!中信出版社也是为了捞钱,估计连校对都省了。 图二,“溯及”直接就是“诉及”,不管是打字错误,还是作者的水平低下到分不清两个词的差别,可以反映出作者七拼八凑这本书,心态是何等的浮躁。 图三,“我们引用文献来描述1774年货币重铸的结果,从1717年10月开始。。。”。也就是说,1774年货币重铸,影响到1717年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