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光中,閩南人,一九二八年生於南京。因眷戀母鄉,神遊古典,亦自命江南人。曆任颱灣師大、政大、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曾在美國講學四年。詩文兼擅,並營評論與翻譯。多次獲文學大奬。風格屢經蛻變,齣書四十種,影響深遠。他的散文,陽剛與陰柔並工,知性與感性並濟,文言與白話交融。梁實鞦言:“餘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樓肇明稱餘光中是“第一個揭櫫變革五四現代散文的旗幟”,其散文“氣勢宏大,語言猶如閱兵方陣,排山倒海,萬馬奔騰,並具有深刻的幽默感”。
收錄當代散文大師餘光中的散文代錶作,橫跨詩歌、散文、評論、翻譯四維寫作空間,盡顯一代文豪剛柔兼濟、融貫中西的非凡造詣。
從餘光中一生創作的散文中擷取約12萬字的優秀代錶作品,其中有論述自己獨到的文學觀念,有記錄自己異鄉生活的,有追憶大陸當年的童年往事的,也有感性記敘自己旅行點滴的。
##熾熱的赤子情懷與充斥情感張力的文字相結閤,《鬼雨》的悲切,《焚鶴人》的悵惘,《伐桂的前夕》的憂傷……堪稱完美
評分 評分##非常好,非常動人,非常真誠。這就是散文該有的樣子,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讀著讀著感受不到老先生的青年生活和現在有八十年的差距,一切人物和情節竟然是那麼的鮮活,感覺那個時代就這樣深刻地真實地濃縮在瞭文字裏,一種非常奇妙愉快的感覺。
評分##讀書的時候讀過餘光中的《鄉愁》,那是我第一次記住這個名字,現在工作瞭,是第二次讀餘光中。
評分說起餘光中,我們的第一反應一定是那首《鄉愁》,寥寥數語,蘊含著道不盡的思鄉和愛國情。對我而言也是如此,從《鄉愁》開始認識他,感受到瞭他的赤子情懷。之後的瞭解不多,隻記得那首《尋李白》,“綉口一吐就半個盛唐”,何等豪邁。 餘光中的散文集,我是第一次拜讀。不同心...
評分 評分##那就摺一張闊些的荷葉,包一片月光迴去,迴去夾在唐詩裏,扁扁的,像壓過的相思。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