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蒲宁(1870—1953)是举世公认的语言大师。他的创作以中短篇小说为主,题材广泛,语言精炼,人物刻画细腻,自然描写隽永优美,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933年,蒲宁因其“严谨的艺术才能在文学散文中塑造了典型的俄罗斯性格”而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国作家。
《耶利哥的玫瑰》是蒲宁的一部游记随笔集,在这部游记随笔集中,他塑造了诸多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了自然景色的和谐优美,表现心理的深刻令人叹为观止。在游览世界的同时,蒲宁还积极地探索古老文明的源头和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规律,因此《耶利哥的玫瑰》除了体现蒲宁文学上的极高艺术成就,同时还具有极高的社会人文价值。
##字里行间承载着深厚的神话与宗教内涵,与其说是游记,不如当成蒲宁自己编撰的一份极为恢弘、瑰丽的亚欧文化地图。更让人觉得难能可贵的是,这样一位通晓历史地理的渊博之人,并未因博识变得孤高傲慢,而依然保持着一颗纤细、敏感而又善良、感恩着生命之美好的内心。这样真挚的感情能跨越文化的壁垒与稍显晦涩的典故,传递给任何一位读者。
评分##蒲宁的旅游随笔集。耶利哥的玫瑰并不是玫瑰,而是在渺无人烟的地方仍能茁壮生长的沙草。传说是圣萨瓦用他所知的最美好的比喻来形容这种复活象征的沙草。蒲宁寄望自己的过去的贫瘠干涸也能碰到清泉焕发新的活力,正如这种沙草平时安眠枯黄但一旦浸到水中就重获新生。他仅出外旅游一次就明白,光是书本知识和安宁的生活是不够的。旅游的意义在于他能为自己生命存在找到更为真切的意义。他总是边旅行边读书,还一直追问人生存在世界上为了什么,出于什么目的。他愿意走向朝圣的路,为的是找寻自我、爱、柔情和真理。无论何时,旅行都能让人身处在大自然,感受自身,激发人们对爱的渴求,觅得人生真谛。
评分##文笔自然很好,俄罗斯作家写景具有优良传统,但是对这种通过别人眼睛旅游的游记依旧不咋喜欢
评分 评分 评分##埃及几篇真的让人挺向往,耶路撒冷几章看不进去,短时间内都不想看游记了
评分##关于写作中对忧郁的美的感知,恣意泼溅出一幅中世纪壁画,渐渐剥落褪色的金饰显得壮丽又阴郁。但总得来讲,不是戴骢老师翻译的蒲宁总感觉少了点俄味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