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卡多?皮格利亚(Ricardo Piglia,1940-2017),阿根廷作家,当代西班牙语文坛最重要的作家及文学评论家之一。所获重要奖项有:西班牙“文学评论奖”(2010)、委内瑞拉“罗慕洛?加列戈斯文学奖”(2011)、阿根廷作家协会“最高荣誉奖”(2012)和西班牙“福门托文学奖”(2015)。
1961年,皮格利亚从创作短篇起步,《弹弓》《我的朋友》《消失的光芒》各篇赢得罗亚?巴斯托斯、卡斯蒂略等前辈首肯,后结集出版《入侵》。长篇小说有《人工呼吸》《缺席的城市》《烈焰焚币》《夜间目标》以及《艾达之路》,此外还有散文、评论、剧本等大量作品。皮格利亚创作上受卡夫卡、乔伊斯、福克纳、海明威、博尔赫斯多位大师的影响,同时融入后现代作家的结构手法与叙事技巧,从观念与命运、国家与个人、政治与文化等多重角度回应了当下的社会现实。
小说讲述的是青年作家伦西与舅舅马基之间的一段故事,情节主线并不复杂。伦西以马基的经历为蓝本创作了一部小说,作品发表后,伦西意外收到了消失多年的舅舅的来信。由此,舅甥俩开始频繁的信件往来,除了探讨家族历史外,还经常讨论文学、历史、哲学等话题。一年后,马基约伦西见面。但当伦西抵达边境城市康可迪亚时,马基并没有出现,等待他的是舅舅的好友塔德维斯基以及马基留给他的沉甸甸的材料。与简单的情节设置构成鲜明对比的是小说复杂的结构。作家将小说体裁与散文体裁混杂交融,在叙事中插入大量文学批评、哲学思考等内容,又将书信、历史档案、日记等形式各异的文本嵌入主文本中,打破了传统小说完整的形式结构,构成了一个不连贯、碎片式的后现代拼贴画文本。
##已购。开头还觉后续展开好难,结果读完发现并没有什么情节展开,而是枝蔓丛生的自述与对话,还有许多真假莫辨的引述。接近结尾部分讲到卡夫卡与希特勒结识的故事印象深刻~作者认为万事可入小说,看来是贯彻了自己的主张~ 保尔・瓦莱里认为《谈谈方法》是第一部现代小说,这你听说过吗?因为整部作品就是一部独白,讲述的不是什么激情故事,而是一个关于思想的故事,可以说笛卡尔写的是一部侦探小说:讲述的是调查者如何安坐炉前椅子,足不出户,仅凭理性思考,就排除所有虚假的线索,解开一个又一个的谜团,直至发现罪犯,而这个罪犯就是“我思”。“我思”就是那个凶手。而《我的奋斗》就是对《谈谈方法》的戏仿。 我们只会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我们已经读过的东西,试图在字里行间寻那我们确信就隐藏其间的东西,却又无法找到任何可以改变意义的惊喜?
评分 评分##顾左右而言他之典范
评分##“我们有过经验,但未抓住意义,面对意义的探索恢复了经验。“——ts 艾略特 这里有故事吗?如果有,故事始于三年前。那时候1976年4月,我的第一本书刚出版不久,他给我寄来一封信…… 故事就这样开始,流动,翻滚,在一行一行间跳跃。里卡多叙事时在乎什么?仅仅是随意从抽屉...
评分 评分 评分##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109/c404091-29008403.html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