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志,中国当代屈指可数的拥有坚定信仰、始终坚持鲜明的文学个性的作家之一。祖籍山东济南,1948年秋生于北京,穆斯林。1968年清华附中毕业后,在内蒙古乌珠穆沁牧区插队。197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并获历史学硕士。曾长期从事新疆、甘宁青回族区的历史考古调查。曾先后游学日本、西班牙、摩洛哥和拉丁美洲国家。作品多以内蒙古草原,新疆、甘宁青,中亚,日本,西班牙等地为依托,将激情与思想、求知与秘境、道义与历史融为风格鲜明的美文。迄今已出版著作百余种(含单行本、日文著作和各种编选本),主要作品有《黑骏马》《北方的河》《金牧场》《金草地》《心灵史》《鲜花的废墟——西班牙纪行》《聋子的耳朵》《敬重与惜别——致日本》《你的微笑》《越过死海》等。曾获首届爱文文学奖。
本书是当代作家张承志时隔三年,全新创作的散文作品结集,内容以他的回忆、杂感、旅行见闻等为主,涉及他的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和对社会大众的关照等,具有深厚的人文意识和思想内容,为当代中国散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第一本认真读的张承志,不得不承认文化学术散文比《北方的河》之类的小说要更适合他得多。密度与强力极大的知识分子散文,密度来自于不断的深根行走与思考体验,强度或许部分来自于其新国际主义的左翼立场。文笔极佳,含蕴深厚。日本,西班牙,最根本是伊斯兰式的根寻,让张承志的左翼情怀显得可以有了被理解的姿态。“边缘被无限放大,主流被原罪化,造成了新的压抑”却也是反思后确实存在的问题
评分##应该说,正是张承志让我看到了一种解放的历史写作(或者汉语写作)的可能性。一句“我加入的是一种漫长的侵略和压迫”,石破天惊。历史学的未来应该在对责任的承担中出现,一种缺失的对正义的义愤或许正在于此。这种情况很多:当阅读的历史学著作突然图穷匕见,不加掩饰地展示出自己支撑霸权的一面的时刻,软弱突然就击中了人。是的,当然知道它是这样,但在那一瞬间,仍然会被这种不加省察的暴力击溃。而且你深深知道,这不是一个你是否直面着面孔去书写这样的历史的问题。面对他者的反抗,如果历史学者在第一线,只会更暴力。如果是图穷匕见,为何不想做刺向秦王的匕首。感谢他让我仍然想去相信。
评分##敢为半步 轻掷一生
评分##从汉字、蒙文、日文、西文,从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从中国、日本、欧洲,这本散文集内容丰富,从宗教、文化、人文、历史、地理、诗歌,但很多都看不懂,是没经历过的无奈,人过40竟然有如此多没有体验的生活!真的应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感受生活!
评分##夜已深,耳机里随机响着粤语歌。并不是多么喜欢音乐,也不专为听什么歌,只是有温婉的旋律有不明了的粤语,就好像回到一种舒服的状态。或许是生于70年代,长于90年代的怀旧篇章。 夜已深,独坐幽室,读《三十三年行半步》,追随文字从70年代的茫茫乌珠穆沁雪原,80年代的东瀛日本,90年代的西北甘新青,一直走到10年代的巴勒斯坦和麦加。重新认识步入老年的张承志,感受这位70岁的知识青年,他丰富的感情,厚重的使命感,贵重的立场,以及敢于对峙的耿耿情怀! 读罢,半躺在沙发上缓缓,精神仍沉浸在文字所营造的英泰纳雄耐尔氛围里。可以说,信仰让他的文字更具性格,更有力量。
评分 评分##很不容易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