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丹
作家,翻译家,内衣设计师。
曾出版小说《1980的情人》,译著《洛丽塔》。
毕业于纽约时装学院,曾为Maidenform、Elle、Vera Wang Princess、Vanity Fair等品牌提供设计,现拥有独立内衣品牌emily yu。
从北京到纽约,从翻译家到内衣设计师。
曾经,她用最美的文字把惊世骇俗的《洛丽塔》带到中国。
如今,她用最美的材料给为爱而生的女人们穿上内衣。
抛开千篇一律的当季款式和网络爆款吧
大工业标准化批量生产线越是盛行,人们越想穿得“个性”
与其盲目追求潮流,不如看一看《各色》
你会明白什么是高级设计师的信仰和服装业的终极秘密
《各色》是一本随笔集,作者以细腻、感性的文字,探讨了以服装设计为核心的林林总总的文化现象。21篇文章既有对设计细节、审美风向的解读,东西方时尚气质的探讨,也尝试剖析了服装行业的现行生态、设计师的生存土壤、全球时尚资本的运作、消费者的需求习惯等问题,让普通读者在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下,了解到时尚帝国的相关秘密,甚至引发出对女性主义、消费至上等后现代问题的思考。
感性的文字搭配严肃的话题,势必呈现出鲜明的态度立场。作者毫不掩饰自己对全球化快时尚、标准化批量生产、利益最大化等现有秩序的厌恶,抒发古典情怀的同时也探索了可行的解决方案。无论是服装行业从业者还是消费者,面对这场廉价的狂欢,都值得反躬自省。
##非常喜欢业内人士写的关于自己行业的思考和见闻,文笔风趣,洞悉行业内的一些秘密,并从表象上分析出女性为什么需要被捆绑,女性为什么要这样表现美
评分##极端个性化换救不了大众市场的平均化和平庸化。而大量少库存和高周转意味着赚钱。当设计师和品牌的关联逐渐分离的时候,也是失去品牌和个性的时候。如果消费者已经感受不到买A品牌和B品牌有什么风格差异,那买到什么样质量的产品就会成为选择的关键。有一点很赞同,设计是日本制造业的立足之本。他们深知其中,所以设计感带来的产品力和文化输出,是中国学不来的。总之,行文浅显,但还是有启发。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想起这本书是豆瓣刚一预售就入手了,结果到现在才看完。对于晓丹的时尚写作非常喜欢,以她的专业(内衣设计师)入手,讲时尚行业和社会变迁。有时候她又是一个温和的拳师,讲女性的社会问题及内衣困境的时候,是温柔的批判。
评分##文字精炼又能很好的阐述观点。对于运作模式有了些许科普吧,解释了一些疑问。更像是作者本人对文化、现象变迁的观察和反思。
评分##采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