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汉斯立克(1825-1904) 来自奥地利的颇具世界影响力的音乐美学家。早年在布拉格和维也纳学法律和哲学,获博士学位。师从音乐家瓦茨拉夫·托马谢克,系统学习音乐创作和音乐理论,后来成为维也纳大学音乐美学及音乐史教授,还建立了音乐科学这一门独立学科。其著作《论音乐的美》(即本书《乐评人自我修养》)围绕“音乐特有的一切规律都以其独立的美的形式为中心”等音乐自律论观点展开,形成了西方音乐美学领域自律论与他律论两个流派并存的思想局面,激励了音乐美学的发展。
本书原名《论音乐的美》,是西方音乐美学领域的巨著。作为音乐自律论流派的代表人物,汉斯立克在书中认为“音乐之美并不依靠,也不需要从外部引入的任何主题”,而“音乐美学主要和根本的任务就是将被情感侵占的统治权,重新归还到美的合法主权之下”,即音乐的美来自于音乐本身,音乐的精髓在于乐音及其运动,而音乐美的本质与其表达的情感及内容无关。
编辑推荐:
1.艺术经典书系。
2.著名奥地利美学家、乐评家汉斯立克代表作,将音乐自律论推向新的高度,形成了音乐美学领域自律论与他律论两大流派并存的思想局面,激励了音乐美学的发展。
##唔,看完感覺自己缺少理性思維…作為我的第一本音樂理論書還是啟發挺多的。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害 明明有超厉害的观点 自己论证起来反而不够有说服力
评分害 明明有超厉害的观点 自己论证起来反而不够有说服力
评分##讲真,这本薄薄的小书断断续续看了很久,很多内容都需要反复细嚼,作为一个专业音乐演奏者,一直都是以如何更好的诠释情感为核心,而这本书的论点则与之相悖,或者说它直接给了我一个新的思想上的冲击。所谓的“约定俗成”是经过了前人多少的唇枪舌战,揣摩推敲,即便在今天,...
评分##观点不能更赞成,音乐最重要的永远都只能是音乐性,而不是情感和内涵这些外在于音乐本质属性的东西,只有才华不足的音乐人才需要用文学性去补足作品的价值,所以读了汉斯利克以后我再也不逼自己看歌词了。唯一不赞同的是第四章认为女人比男人更注重情感的刻板印象以及由此得出的错误结论,他在论证上有时候还是相当主观和缺乏论据的。另外这书名也是没谁了,真就为了畅销瞎翻呗,就跟把《新音乐哲学》翻译成《流行音乐指南》一样离谱,欺负过气学者没名气罢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