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由纪夫(1925-1970)
日本作家,两次入围诺贝尔文学奖。
1949年出版长篇小说《假面的告白》,备受好评;
1954年出版《潮骚》,获新潮社文学奖,入选日本文部省指定中学语文教科书;
1956年出版《金阁寺》,获第8届读卖文学奖。
★两次入围诺贝尔奖的文学大师三岛由纪夫代表作,享誉世界的经典小说
★一部穷究美的灵魂之书,一个人走向毁灭的心理独白,一次惊心动魄的阅读体验
★阎连科推荐阅读,莫言、余华曾撰文解读
★梁文道、梁朝伟、高晓松、黄磊、张若昀都在读的三岛由纪夫
★获第8届读卖文学奖,日本销量超330万册
★不被人理解就是我唯一的骄傲!
——————————————————————————————
《金阁寺》故事简介:沟口从小患有口吃,受尽同学和心爱女子的嘲笑,但精神世界无比丰沃,无数次幻想着被视为世间至美之物的金阁。沟口成为金阁寺住持的弟子,开始与金阁朝夕相处,并结识了两个对他影响至深的人。渐渐地,沟口发现他对所有事物的看法都在剧烈变化,一个可怕的念头悄然升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夸张地说,我人生中初遭遇的难题,便是关于美。我从小就被告知,这世上再无比金阁更美之物。在自己未知的某处已有了所谓美存在,这一感知不禁令我不满又焦躁。美就是金阁吗?如果是,那么我想,我必须毁掉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我看 了三遍。一本小说能让人读三次,证明那小说中文学的魅力一定非常丰富。——阎连科
★《金阁寺》闪耀着的光辉中,美丽与毁灭并存,残酷与牺牲同在,奉献与背叛共生。——《泰晤士报》
★我写《金阁寺》是要探讨罪犯的动机。仅仅靠“美”这种浅薄愚昧的观念,就足以成为他对国宝纵火的犯罪动机。另一方面,要在现代生活下去,相信一个愚昧浅薄的观念并将其敷衍为生的根本动机,这完 全可能。——三岛由纪夫
##大二那会儿刚看完《金阁寺》时,我试图向朋友讲述这本书的内容,许是关键词“美”与“毁灭”触发了朋友的某些联想机制,她说,所以这本书讲的是得不到就毁掉的故事咯? 怎么说呢……其实不管当时还是现在,我都隐约觉得她说得也对,但又明了绝不仅仅是这么简单的一回事。 这几...
评分 评分##沟口烧毁金阁寺的行为,是他一生酝酿的花开,不具有偶然性,绝非冲动而为。一反他平日做事多少有些畏首畏尾的倾向,在烧金阁寺的行动中,他表现得理智而决然,事前做了周密的筹划,事中有条不紊,事后冷静的决定:我要活下去。他不犹豫,不恐惧,不后悔。烧寺于他是理性之举,...
评分看完了《我是貓》,還算蠻有趣的一本書。常常會看到放聲大笑,即使在生活中也難得這麼開心了。然而結局卻寫成那個樣子,有一種被背叛的感覺。 接下來帶著一種硬著頭皮地心情拿起《金閣寺》。稍微看過中譯本日文小說的都知道大陸的日譯被兩個人壟斷。川端康成的《雪國》是葉渭...
评分 评分##《金閣寺》:美……美的東西,對我來說,是怨敵 三島由紀夫認為作家不能擺脫作品的世界而存活。1970年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可以說是一場有預謀的、輝煌的自殺。而這自殺行為關係至三島作品或其人生中三個重要的關鍵詞:毀滅、美、男性。而前兩者無疑是《金閣寺》的重要主題...
评分 评分 评分##论起词藻和意境之华美,很少有作家能比得过三岛由纪夫。他狂热又细腻,对美有其深刻的理解和诠释。在他的故事里,美是毁灭性的恶,是歇斯底里的病态陶醉。阅读的过程中,思绪会完全被掌控,不自觉跌入这种思维陷阱:毁灭美,才是对美的朝圣,才能在涅槃中获得重生,死亡可以构筑起美,金阁毁了,但美得以永存。糟糕的是我能够体会这种快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