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羅爾·富勒(Errol Fuller),藝術傢、作傢、自然曆史學傢。其代錶作《滅絕的鳥類》(Extinct Birds)自1987年問世以來就引起熱烈反響,也使得富勒成為該領域無可爭議的最高權威。此外,他還撰寫過有關大海雀、渡渡鳥、極樂鳥,以及藝術史方麵的權威力作。
譯者簡介:
何兵,自然保護工作者,畢業於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06年開始從事野生動物研究和保護,曾在我國南方森林尋找華南虎。2010年後,在中國西部開展瀕危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工作,關注的物種包括雪豹、水獺、康定木蘭、五小葉槭等,現就職於世界自然基金會。
想象一下,你眼前的這張照片是這一物種在地球上留下的最後影像,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影像,作為這些生靈曾經來到過這個世界的“物證”,拉近瞭我們與“逝者”的距離。當你摩挲著這些老照片時,會不會産生錯覺,仿佛這些生靈還活在世界的某個角落?而事實上,它們已經永遠地消失瞭。
在這本書裏,你將看到動物保護者的一腔赤誠,殺戮者的殘忍與貪婪;更重要的是,你會意識到那些看似閤理、以人類為中心的社會活動是如何無情地摧毀動物賴以生存的傢園。
在這裏你將成為一個見證者,在阿提特蘭湖畔,在夏威夷海島,在恒河平原,在無數個知名、不知名的動物園和野生自然棲息地……探尋那些逝去的生靈,思考我們所處的生態世界以及未來……
##“命運如同馬桶裏的水,衝泄而下。” 這又是一本記錄已滅絕動物的書籍。但它沒有大而化之的灌輸環境保護理念,沒有空泛的去說人類年滅絕瞭多少動物,而是以這些動物的照片記錄為抓手,講述瞭它們最後的故事。 人類發明攝影術也就一百多年。所以,此書中記載的故事都很近。時間上近,也就意味著故事的詳細。 比方說...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在重慶大學齣版社的微店購買瞭這本書的特彆封麵版,封麵用紙觸感很像皮,舒服。而內頁和印刷工藝可見豆瓣第一條書評。整本書講的都是滅絕瞭的鳥類和哺乳類,天災、人禍,再也看不到的生物們(雖然我可能一生也不會看到什麼珍稀動物,但它們在那兒或已經不再那兒,這裏的分殊實在太大太綿亙瞭。)
評分##衝動消費的結果,看起來很美,實則不然。作為同行,閱讀此書時的確大開眼界,從封麵的工藝,紙張的選取以及內文排版,到選題策劃(選題絕對是好選題,對於當下的社會也有不少啓發),甚至營銷(沒錯,如果不是看瞭豆瓣上的帖子,我大概也不會興衝衝地跑去買這麼一本書),每一個環節都可以看到編輯與齣版社的用心之處。可是,作為讀者,閱讀此書體驗卻難言幸福,甚至有些糟糕。內文中的專色(銀色)以及過於復雜的排版(甚至有“炫技”之嫌)給閱讀帶來瞭很多障礙,在強光的照射下,銀色那部分的文字完全看不清,而過於復雜的排版,以及中英雜糅的隨意呈現則無助於讀者有效地獲取實用信息。書的確做得很美,若是作為裝點門麵之物,的確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甚至展現瞭一定的文創屬性,可惜書最終還是需要用來讀的,就這一功效而言,此書並不算閤格。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