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者的抉择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发表于2025-02-04
游牧者的抉择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明珂
著名历史人类学家,1952年出生于南台湾黄埔军校旁的眷村,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1983),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1992),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所长,“中研院”第30届人文社会科学组院士。长期从事于结合华夏与华夏边缘,以及结合人类学田野与历史文献的中国民族研究,其 多点、移动的田野考察遍及青藏高原东缘羌、藏、彝族地区。主要著作有《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游牧者的抉择》《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以及《寻羌》《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等田野杂记及随笔集。
☆许倬云、王铭铭、罗丰、荣新江等倾情推荐 一部跨越历史学和人类学的经典之作
☆蒙古高原的匈奴| 高原河谷的西羌| 森林草原的鲜卑与乌桓
☆探察三大游牧社会及其与汉帝国的互动 重新理解族群及民族国家的发展轨迹
---------------
以人类学的游牧社会研究成果及思 考取径,结合历史学、文献学、地理学等所学科研究方法,王明珂教授对中国北方早期游牧社会——汉代的匈奴、西羌,以及鲜卑与乌桓——进行了考察。主要探究了三大游牧部落的环境生态、动物生态与饲养、经济活动、社会组织、游牧与定居人群关系等方面,以及在此基础上他们与汉帝国的交往互动。
游牧者们看似“自由”的抉择,乃是在一种生存境况下“不得已”的生存选择。族群的发展并不能以高低为论,而是一种基于环境、内部社会结构所呈现出来的状态。王明珂教授通过精细的史料梳理与辩证论述,希望以此形成对族群历史关系的新认知,重新理解族群及民族国家的发展轨迹。
---------------
名家评论
王明珂洞察族群认同与共同体意识之间微妙的关系,在中国民族学田野报告的传统方式之外,开阔了报道与阐释双管齐下的方法学。这是一本跨越历史学、人类学和地理学的作品,很有价值。
——许倬云
我们这个时代学术中最重要之事,莫过于指出,以定居的乡土格局来形容中国社会是有问题的。“中国乡土定居性理论”抹杀了我们历史经验中的许多“另类元素”。本书为我们呈现了汉代中国北方游牧社会的诸种形态,使长期被我们视作“他者”的匈奴、西羌、东胡及其后裔,成为我们的自我认识的一个步骤。
——王铭铭
没有哪个古代帝国的周边,拥有像中国那样多的游牧民族;也没有哪种文字中留下像汉文一样对于游牧民族的丰富记载;然而当下游牧民族研究却是西方、俄国或日本学者的领地。当读完这部非凡拔俗的著作后,我们可以略感自豪地宣称,游牧世界的研究中终于增添了一份中国经验——从理论到微观。
——罗丰
作者既解构了旧史家的片面记载,又谨慎地对待前人的研究成果,以使自己不要走过头。作者基于多年来对游牧社会的亲身观察和体验,加之对中国历史文献、考古材料的熟悉,本书可以说是王明珂一部更加宏观的著作,是一部跨越历史学和人类学的经典之作。
——荣新江
尽管历史事件,或者所谓“史实”并非不重要,但这本书中的“反思性研究”,却无意针对“历史事件的重建与其因果关系的安排”本身,而是要将一系列相关历史事件之由以展开的根源,追溯到中原王朝的资源边界与游牧各人群的不同人类经济生态,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诸方面。正由于这样高远的立意,本书才会写得新见迭出,引人入胜。
——姚大力
游牧者的抉择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游牧者的抉择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游牧者的抉择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游牧者的抉择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两年前在北京某高校听过他的讲座,当时还对历史人类学研究不以为然,觉得无趣极了。最近读了几本书,发觉还是历史有意思啊。又,如果我那时就找这本书来读,被张亚辉老师问到“俄罗斯学者有哪些关于游牧研究的著作?”这个问题时,我就可以回答:《游牧人群与在外世界》和《南西伯利亚的游牧人群》了。另外,这本书可以和巴菲尔德的《危险的边疆》以及拉铁摩尔的《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对照阅读。 @2018-11-23 19:51:04
评分##汉帝国时期对于匈奴的记载很多,但是对于其内部事物的了解很少,史记和汉书多是记载汉帝国对于匈奴的征伐和匈奴对汉帝国边境的劫掠。 匈奴和其他游牧民族的特点是高机动性,聚散无强,李广这类擅长防守的将领就很不适应武帝时期主动出击的战法,霍去病则可以轻骑逐北,封狼居胥...
评分##赶在2020年前终于完成的又一本。看完终于大概清楚了匈奴、羌、乌桓、鲜卑等游牧族群各自因生活环境、生产方式而具备的特点,以及他们各自在历史上曾与汉人政权如何互相影响,不至于再把他们模糊的归类在“北方游牧族群”这个大标签之下。之前困惑就是因为不知道差异是什么,因何而产生,说“地理环境决定”肯定是不够的,这是表相,不是回答,因为根本不知道不同族群生活的地理环境各自什么样,又如何带来影响,最重要的,不知道“人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行为”。很欣赏作者所说,这本书并不是“解释”,而是“诠释”,也就是说是在尝试分析“人”本身情感与意图(本相),告诉了我们当年的人是怎样主动“抉择”生活方式的。也正因为这样,明确的“边界”才模糊为“边缘”,文化的交流因边缘的存在得以发生,并反过来又因为交流得以进一步形成和发展。
评分##最后一章及结语尤为精彩。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一个突破旧有文化框架、立场与史观的过程,我也在此一途中,穿越了自己的某种边界。
评分##北魏辽金元清这些征服王朝一直比较模糊,只知最终消融于华夏文明;好奇“游牧”这种相对“农耕”落后的生产方式怎么征服统治,读完发现果然是误解~“游牧”是一种不能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方式,不稳定的自然资源,要求人们更高技术性的利用自然,并获取广大外在资源:贸易和掠夺——突破北方资源线争夺资源领域,因此游牧社会规模的兴盛取决于中原帝国的兴盛。北方游牧南下争夺,促成华夏认同的萌芽,“华”众多繁华,“华夏”一种多元联合体。魏晋南北朝将秦汉“华夏帝国”转变为“中原王朝”共识,皆因匈奴、西羌、鲜卑部族迁入塞内,融合华夏儒法及部族联盟概念,尝试建立兼治长城内外之民的政权。草原匈奴、高原河谷西羌、森林草原乌恒鲜卑,受定居地的影响衍生了许多不同的社会形态。某种程度上来说,人也是一种植物,什么样的土壤发什么样芽。
评分 评分##从游牧社会看国家起源 辉格 2014年4月9日 http://headsalon.org/archives/5058.html 在现代世界,国家已成为笼罩一切、无可逃避的存在,然而,国家最初如何形成,在何种条件下形成,仍是个众说纷纭而鲜有定论的问题。 通常,当我们想探索一种东西的起源时,容易想到的下手之...
评分 评分##看这本书起先是因为学习游牧生活的行军蚁进而对人类的游牧生活产生了兴趣。 1. 游牧是一种晚近(春秋战国?)形成的生产方式,是人类适应气候干燥化,开发新的生存环境的结果。 2. 牧人不吃他们养的动物,主要吃乳制品,肉食来自狩猎。 3. 逐水草而居使其社会分散而平等自主:...
游牧者的抉择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