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子维城

宗子维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罗泰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吴长青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17-5-1 精装 9787532580996

具体描述

罗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扣岑考古研究所及艺术史系教授。

罗泰教授是从事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国际著名学者,出生于德国,曾先后求学于德国波恩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北京大学、日本京都大学。1988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获博士学位,师从张光直先生。毕业后任教于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河边分校。1993年起至今,任教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多年以来,罗泰教授致力于中国青铜时代的考古学研究,特别关注学科之间的互补研究和考古学数据能够提供新信息的重要历史课题。先后出版《乐悬:编钟和中国青铜时代文化》、《宗子维城》等专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罗泰教授为推动中美考古学界的研究与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北京大学和加州大学合作考古项目的美方合作指导者之一,罗泰指导了长江流域古代制盐遗址的发掘工作,同时也是《东亚考古》杂志的创始编委之一。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周代氏族社会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其内部融合与外部分界,第三部分为东周时期的变革与重组。《宗子维城》以历史分析的方法来看待中国青铜时代的考古材料,观点新颖,视角独特,论证有力,读后使人耳目一新,可谓近年来关于中国青铜时代研究的典范之作。

用户评价

评分

##相较于文献材料(主要是文字材料),其实文物材料远多于文献材料。不过在中国的上古史研究中,对文物材料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对甲骨文青铜器的关注多半也是对卜辞、铭文等的关注。而罗泰此书则刻意避开文字材料,直接使用考古文物材料进行解释,从而论证了《周礼》等文献中对西周礼制的改革是完全与事实相违的。当然对此夏含夷有批评。但是个人认为避免文献的先入为主的成见完全可以通过上古出土文物重建更加真实的上古三代。毕竟新石器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已经能做到了。更何况上古出土文物材料是远远多于文字材料的更多于传世史料。当然读图读文物解释文物的难度实际要大于解读文字。

评分

评分

##精彩纷呈。脉络清晰,逻辑明了,结论有力。至少对周代的诸多重大变化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孔子礼制改革思想的由来及创新性、氏族社会分化的产生、从城邦社会到领土国家的变革、生死观的变迁与世俗化的推进、秦楚的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异质性、中国认同与族群边界的形成。几乎完全依靠考古材料解读,强调了考古学自身的独立性(结合文献阐释,这事恐怕可由别人去做),顺便批评了中国考古学存在的问题(我觉还可加上一点:逻辑思辨能力的培养不足)。但个别具体问题的推论容或存疑。

评分

评分

评分

##作者认为“周礼”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孔子时代熟悉的周礼及其习惯法并非完全源自周公,而是源自公元前八世纪以来的礼制演进。这个再次为周礼性质提供了历史解释,周礼不是《理想国》、《大同书》,而是更类似英格兰普通法的,内部不断演进和变动,是古老习惯法的汇编。

评分

评分

评分

##每当我们陷于某种既定逻辑而不自知的时候,作者总能从另外的角度来提示关于先秦历史的无穷之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