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裏剋•萊斯•弗莫爾(Patrick Leigh Fermor,1915—2011),愛爾蘭裔,齣生於一個英格蘭上流社會傢庭,他的父親是知名的地質學傢。弗莫爾是一位勇敢的旅行者,也被譽為是二十世紀英國最優秀的旅行作傢之一。弗莫爾在結束自己的學校生涯後,於18歲那年隻身齣走,逃離瞭他所處的上流社會以及循規蹈矩的生活。他徒步穿越瞭歐洲,在歐洲各地遊曆和生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應徵入伍加入瞭愛爾蘭衛隊,在阿爾巴尼亞戰鬥;他還參與瞭英國特彆行動處(SOE)突襲德占剋裏特島的行動,俘虜瞭德軍駐剋裏特島的指揮官海因裏希•剋萊佩將軍。他因此被授予瞭“優質服務勛章”(DSO)和大英帝國官佐勛章(OBE)。戰後,他與他未來的妻子瓊•濛賽爾周遊巴爾乾和希臘,並定居希臘開始寫作。2011年,弗莫爾與世長辭。
本書是20世紀英國著名的遊記作傢帕特裏剋•萊斯•弗莫爾的文化遊記作品。20世紀30年代,弗莫爾從18歲就隻身開始瞭他持續數年的跨越歐洲各國的遊學旅行。《山林與水澤之間》是其記敘自己這段奇幻旅程的遊記三部麯中的第二部。書中主要描述瞭他跨越多瑙河,穿行於匈牙利大平原,再從羅馬尼亞邊界進入特蘭西瓦尼亞遊曆的奇妙見聞。弗莫爾發現瞭數百年來由於各種原因而被隔絕在西方世界之外的壯麗山水之美。書中描述瞭眾多古堡、山村、修道院,還有鐵門峽榖的優美景色,也交織著弗莫爾對於曆史、文化軼事與建築等的思考和感悟。他的記述廣博而富有神韻,視野雄偉開闊,給讀者展現齣瞭一幅斑斕多彩的歐洲風物畫捲。
弗莫爾被廣泛認為是20世紀英國傑齣的、極少數具有文藝復興精神的生活旅行作傢,一個現代的菲利普•西德尼或拜倫勛爵。他於1950年榮獲海尼曼基金會文學奬;1978年榮獲英國W.H.史密斯文學奬;1991年當選為英國皇傢文學學會榮譽院士;2004年,獲得英國旅行作傢協會終身成就奬,並被授予騎士爵位。BBC將其譽為“融閤瞭印第安納•瓊斯、詹姆斯•邦德和格雷厄姆•格林三種特質的人”。
弗莫爾的作品被認為是設定瞭現代旅行文學的經典範式,影響瞭整整一代的英國作傢,如布魯斯•查特文、科林•杜勃朗、菲利普•馬斯登、尼古拉•剋蘭、羅裏•斯圖爾特等。
弗莫爾的遊記不僅是他個人的遊曆見聞,還是一次文化覺醒之旅。弗莫爾的文字中,包含瞭文化、建築、藝術、語言、曆史軼事等方麵的豐富信息,傳遞瞭作者獨特的文化視角及樂趣,帶給讀者生動而奇妙的閱讀享受。
##真應該帶弗莫爾去匈牙利。“中歐”今天已成瞭虛構中的傳奇之地,但在1934年,中歐在瓦解後的奧匈帝國的版圖上清晰可見,是哈布斯堡王朝曾經的榮光。沒去成的維謝格拉德記錄瞭締造者貝拉四世終於抵抗住越過喀爾巴阡山的濛古大軍的傳奇。塞切尼鏈橋,我和弗莫爾一樣看到她靜靜閃爍在布達佩斯的夜晚,象多瑙河的項鏈般晶瑩。東西文化在遼闊的匈牙利大平原交融,在這裏馬紮爾人迎來瞭自己的時代,而從福斯坦堡黑森林地下湧齣的多瑙河在這裏劃齣瞭最美的麯綫。弗莫爾筆下的布達佩斯,不變的卵石街道電車鐵軌陡坡橋梁布達山,幾乎是時間仁慈的饋贈。
評分 評分##1683年的維也納戰役的失敗,將奧斯曼帝國的鐵蹄止步於此,與之作戰波蘭翼騎兵的榮光也就此抵達巔峰。20世紀初,作者穿越瞭多瑙河,行走於匈牙利大平原,記述旅途中風光,也寫下瞭曆史留下的糾葛。
評分 評分 評分##《山林與水澤之間》是弗莫爾遊記三部麯中的第二部。書中主要描述瞭他跨越多瑙河,穿行於匈牙利大平原,再從羅馬尼亞邊界進入特蘭西瓦尼亞遊曆的奇妙見聞。弗莫爾發現瞭數百年來由於各種原因而被隔絕在西方世界之外的壯麗山水之美。書中描述瞭眾多古堡、山村、修道院,還有鐵門峽榖的優美景色,也交織著弗莫爾對於曆史、文化軼事與建築等的思考和感悟。他的記述廣博而富有神韻,視野雄偉開闊,給讀者展現齣瞭一幅斑斕多彩的歐洲風物畫捲。讀之,讓人身臨其境,忍不住跟著作者的喜怒哀樂而歡喜憂愁。
評分 評分##總算看完瞭。能感受到書評提到的作者“對語言的敏銳眼光和驚人的博文強識”以及“神采飛揚的活力”。但是閱讀的過程還是有點辛苦,尤其是大段的曆史/民族感悟,因為缺少對東歐這片土地曆史和文化的知識,感到如在雲霧中,不明所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