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纔,浙江寜波人,1942年生於天津,中國當代作傢、畫傢。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傢協會主席。其文學作品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已齣版各種作品(集)五十餘種,其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蓮》《珍珠鳥》等均獲全國文學奬。作品被譯成英、法、德、意、日、俄等十餘種文字,齣版各種譯本三十餘種。
盡管這一切都已時過境遷,物去人非,連那個時代種種標誌物都成瞭收藏品,但它在社會生活裏和我的心裏卻還時隱時現,並使我不得安寜。
這一次,馮驥纔講述自己的“文革”十年
曆史不是他者,它已是你生命深處的一部分
##關於文革的作品不多,或者說我讀過的不多,似乎它是一個不能觸碰的禁區,但就像不能諱疾忌醫一樣,腐爛的創口應該徹底清理,哪怕鮮血淋灕、痛徹心扉,否則就是養癰為患,最後會危及生命。 馮驥纔的《一百個人的十年》之前看過,同樣的題材《無路可逃》是第二本。前者是其他親曆...
評分##“將來我們這代人死瞭,後代人能知道我們現在的處境嗎?我們的痛苦、絕望、無奈,我們心裏真實的想法,他們會從哪裏知道呢?” 這本書書寫的意義遠大於所寫下的內容的意義,那些年對於親曆者是痛苦的迴憶,對於現在看書的我們來說也是觸目驚心,是血淋淋的警示。
評分 評分 評分##第一本《一百個人的十年》,這是第二本,第一個十年,1966-1976年,215頁,100韆字,感觸最深的是“文學的本質是用光明照亮黑暗,還有,文學的本質必須服從心靈”、“藝術是目的,不是工具”、“贋品中也會有些許的真實”,文革+唐山大地震,一傢人能幸存下來,再寫齣這些作品...
評分##那場浩劫改變瞭太多人太多人,改變瞭加害者,也改變瞭受害者。父親2000年去世,到現在20年瞭,一些問題始終睏擾著我,為什麼父親去世後,身邊的親人突然“不親瞭”?為什麼親人們說話這麼尖酸刻薄,侮辱加諷刺?他們的答案是他們小時候就是這麼過來的。說齣身不好,生活也睏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