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切的渴望:摄影概念的诞生

热切的渴望:摄影概念的诞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新西兰]乔弗里·巴钦(Geoffrey Batchen) 毛卫东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16-7-11 精装 9787512208513

具体描述

乔弗里•巴钦是当代享誉世界的摄影理论家、著名摄影史学家。目前在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专门从事摄影史教学工作。他的著作包括:《热切的渴望:摄影概念的诞生》(1999年,中文版即本书)、《勿忘我:摄影与缅怀》(2004年)、《威廉• 亨利• 福克斯• 塔尔博特》 (2008年)、《〈鞋子〉的意义何在:凡•高与艺术史》(2009年)、《停滞的时间:生命、摄影与死亡》(2010年)以及《每一个疯狂的念头》(中文版于2015年出版)。巴钦还主编了《零度摄影:反思罗兰•巴特的〈明室〉》(2009年),并合编《拍摄暴行:危机关头的摄影》(2012年)。2016 年4月,他策划的展览《流光溢彩:无相机摄影艺术》在新西兰戈维特—布儒斯特艺廊举办。同名书籍将由普利斯特出版社于2016年出版。

《热切的渴望:摄影概念的诞生》是巴钦教授摄影理论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本书收集了大量与摄影早期实践及其环境有关的材料,通过典型的福柯式的分析,提出了“摄影术的出现并非由技术主导,而是来源于对再现瞬间的渴望”这一核心观点。作者的旁征博引与阐幽发微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对摄影史论的研究深具启发意义。

全书由摄影理论翻译家毛卫东翻译,为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对一些重要的学术概念另作了详细批注。本书也因此在保持学术权威性的同时兼具可读性,亦可作为摄影史研究的参考资料。

用户评价

评分

论述部分真的半句话不离福柯…一段话不离德里达,看得我头疼。谱系学方法研究挖出的很多摄影概念诞生路上的故事倒挺有意思,与之前看霍克尼的《图画史》部分照应,但论就书本身的有趣程度远远不及。

评分

##Too Foucauldian and Derridean, but much better than Tagg. Batchen的“破”挺有力道,“立”的策略则略显讨巧,即:将摄影史(或用Batchen自己的话说,“摄影书写学”)的关注点从“摄影技术的起源”转移为“渴望摄影诞生的话语”。渴望摄影诞生的话语恰好在知识型突变的节点上接连涌现出来,这一点绝非偶然。在这场动荡不安的剧变中,摄影的“原–概念”(proto-)在文化与自然、短暂与永恒、空间与时间、主体与客体的两极间反复横跳,成了一个本雅明式的“辩证”理念。photo-graphy:photo(光)–graphy(写)。“光”与“写”的牢固结合(塔尔博特:“自然的铅笔”),本就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而中间的“–”默默地说明了一切。

评分

##怎么感觉说了半天什么都没说啊?

评分

##结构简单但立足点完全踩在众多摄影理论之上(围绕形式主义本体论与后现代主义的二元对立展开摄影史的考古),阅读过程有惊喜有蒙圈,跨学科的并入在带来理念与方法的同时,引申出来的学术储备与翻译难题提高了阅读门槛(尤其对非理论研究者而言)

评分

##又是以福柯和德里达的方法来解释早期摄影史。最近总是遇到“用福柯的方法”,看样子有必要拿出一年时间把福柯的书给系统看看。至于德里达,还是算了吧。。。。

评分

评分

评分

##虽然史实部分看得有点晕,但对后现代主义摄影观念的陈说与反思贯穿全书。作为现代生活的观看与存在方式,对摄影本身的逻辑性的认识要从desire这个点讲起的做法令人信服。以及摄影产生时19世纪对自然、风景、暗箱、时间和主观性概念所发生的动摇的文化背景很有启发。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