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定居纽约,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外国音乐在外国》《笑谈大先生》《归国十年》《草草集》《谈话的泥沼》《无知的游历》。
本书是网络视频节目《局部》的讲稿,从少年王希孟到憨人梵高的初习作品,从早期文艺复兴的捣蛋鬼布法马可到威尼斯画匠卡帕齐奥,从舞女出身的瓦拉东到民国闺秀女画家,从宫廷画师徐扬到战死沙场的巴齐耶……多数是被美术史忽略的天才与作品,虽经历史“隐没”而显得“次要”,却值得再度被认知、被观看。这是一份画家个人的观看与叙述,艺术史退为背景,艺术家,才是主角。
陈丹青的私人艺术史,网络视频播放逾千万,三百余幅精美彩图,年度艺术话题读物。网络视频节目《局部》讲稿——陈丹青讲艺术的《局部》系列视频自开播以来,累计播放量已突破1600万,在结集成书过程中,陈丹青对讲稿进行了精心修订,并补充图说信息近万字及后记《陌生的经验》,史航、李静、韦羲、青原作序,相比视频节目,本书内容更为完整。
陈丹青的私人美术史——陈丹青首次将自己的观看经验结集成书,我们得以通过画家的视角来观看艺术作品。全书摆脱了传统的美术史框架,没有术语和理论,只讲故事和感受,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艺术普及书。
隐没的天才,被忽视的杰作——作者特意选取美术史上较少被提及的作品展开讲述,这些作品很少有机会被大众接触到,却同那些广为人知的名作一样,有着丰富的艺术技巧和打动人心的力量,市面上的艺术普及类读物千篇一律,每一本介绍的都是类似的作品,本书的角度无疑是更独特的。
三百余幅艺术作品,精装四色印刷——陈丹青拿出其个人几十年来珍藏的画册和他游历欧洲所拍摄的照片,亲自裁切放大局部,为读者展现艺术品精彩、微妙、动人的细节,并配以详细说明,精装四色印刷,值得收藏。
##陈丹青讲画,好就好在,不是说教,不是讲解,不是导览,就是教你怎么看,怎么审美,品味与鉴赏力是要自己去找的
评分 评分##陈丹青录制的系列视频的文字整理,配了很多美术作品的局部。是坦诚的聊天,不是美术欣赏,更谈不上知识灌输。印象最深的是谈论“绘画在何时结束”,因为一首诗、一个故事不亦如是么?掩卷乱想,热衷于晒娃的父母们,为什么不舍得花点时间为孩子画点速写呢?
评分##不知道有何必要再出本书,除了圈钱(虽然觉得讲得挺好的
评分##感谢网易蜗牛读书。免费读完了。。
评分 评分✏️整体往往是幻觉。我们手捧艺术史或文学史,不过是手捧著者给那段历史起的绰号,不过是面对这微缩景观里的七大奇迹,胡萝卜雕出来的万里长城。 ✏️整体,往往不如局部可以信任。局部,就是一堆漂流瓶,装着当事人的一得一见一赞一叹,被他陆续丢到海里。他相信海不...
评分##2016年读完的第一本书。偷懒,也不算偷懒。说偷懒,因为《局部》我已经看过好几遍,说不偷懒,因为再看讲稿,把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和所在博物馆全部都罗列了出来,把自己喜欢的话也一并抄了下来。不过每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都有它对应的语言,虽然陈本人说视频里也同样是读讲稿,但导演谢孟茜用影像极大地丰富了这份语言,因此有趣得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