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1881.9.25-1936.10.19)
中國現代文學之父。百年來影響深遠的頭牌作傢。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寫作生涯期間自取筆名180多個,魯迅是其中之一。
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省紹興府大戶人傢,幼年生活優越。12歲傢道中落,15歲時父親周伯宜因病去世,與母親魯瑞及兩個弟弟相依為命,艱難度日。
17歲考入江南水師學堂,21歲以優異成績獲得公費留學日本,25歲時被母親騙迴國結婚,婚後返迴日本,中止學醫,從事文藝譯著,並自學德語、俄語。28歲奉母親之命迴國,在浙江兩級師範學堂當生理學和化學老師。31歲受蔡元培之邀,進入教育部當公務員,後在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校授課。
隨著白話文運動如火如荼,在好友錢玄同的鼓勵下,開始白話小說創作,1918年在《新青年》雜誌發錶首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震動文壇。此後18年,筆耕不綴,在小說、散文、雜文、散文詩、舊體詩、外國文學翻譯及古籍校勘等方麵貢獻卓著,創作的眾多文學形象深入人心。
1936年10月19日病逝於上海,安葬之日,萬人空巷。他的作品有不朽的魅力,直到今天,依然擁有眾多讀者。
這是中國白話文小說裏程碑之作,是奠定魯迅"中國短篇小說之王"的文學經典。本書完整囊括《呐喊》《彷徨》《故事新編》三大經典小說集,開創性收錄魯迅鮮為人知的文言文小說。魯迅懷著巨大的悲憫之心,以史無前例的洞察力和文學纔華,一筆一筆刻畫齣政客、商人、知識分子、公務員、老師、學生、農民等中國人的眾生百態和精神景觀。魯迅創造的阿Q、閏土、孔乙己、祥林嫂、假洋鬼子、魯四老爺、紅眼睛阿義、豆腐西施楊二嫂等經典文學形象深入人心,直到今天,依然活在我們身邊,甚至就是我們自己。
忽然發現王小波和魯迅倒是像橫跨時空的好兄弟,兩人都是小說、雜文、書信的好手,有入骨的鞭笞、溫情的告白,更有有趣。故事新編的英雄解構和狂歡化敘事頗多驚艷之處,和後來王二建構起的荒誕不羈然而又邏輯縝密、天馬行空然而又迴味無窮的唐傳奇世界是有多麼相似啊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我有時想起來會找幾篇魯迅翻翻,但係統性地小說閤集讀一讀已經是很多年前。今次重新讀一遍,感覺真實很不一樣。有許多過去讀不懂的地方都豁然瞭。 《呐喊》一輯,可用《故鄉》中的一句話形容:「他大約隻是覺得苦。卻又形容不齣」。大抵《呐喊》是最熟悉的,課文中學得多,膾炙...
評分##我前麵58個人居然清一色五星……內容毋庸置疑,還收錄瞭魯迅第一篇小說也是唯一一篇文言小說《懷舊》。但是插圖太低齡化,紅色紙也不好看。裝幀是這一套最不討喜的問題,甚至一度讓我想把書送人。
評分##魯迅說他“呐喊”幾聲,目的在於慰藉那些鬥爭中“奔馳的猛士”,使他們勇敢直前。作者創作《呐喊》的目的是:慰藉那些在寂寞裏奔馳的勇士,使他不悼於前驅。 原來參加過新文化運動的人,“有的退隱,有的高升,有的前進”,魯迅當時象布不成陣的遊勇那樣“孤獨”和“彷徨”。《...
評分##魯迅的文章大都是冷色調的,拍成電影話,白天是陰天,就算晴瞭,也是烈日灼心,讓人難受,晚上應是冷風刺骨,重重白雪。 若要挑揀人物,就我所讀,大緻分三類,一是奴隸式人物,顴骨高突,麵如黃蠟,鬍子拉碴,衣衫漏風,見老爺就屈膝,見“下人”就瞪眼。說他硬氣,但他碰硬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