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
1982年9月23日,生于上海金山区亭林镇。
作家---自本世纪初出道,韩寒14年以来始终保持在中国最畅销作家TOP3之列
1997年在《少年文艺》发表作品;
1999年凭借《杯中窥人》韩寒获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次年蝉联;
2000年出版长篇小说《三重门》,累计销售600万册;
2001年《零下一度》;
2002年《像少年啦飞驰》;
2003年《通稿2003》;
2004年《长安乱》;
2004年《五年文集》,韩寒作品有法国、韩国、香港、新加坡、台湾、日本版本,其中法国版本获得法国2004年10月法国最畅销图书;
2005年《就这么漂来漂去》;
2006年《一座城池》;
2007年《光荣日》;
2008年《杂的文》;
2009年《他的国》《可爱的洪水猛兽》;
2010《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以及韩寒其间的片段集《毒》《草》,均登上各畅销书榜,韩寒作品已被翻译成十余种语言在全球出版;
2010年9台湾出版韩寒博文集《青春》《出发》;
2011年11月《青春》;
2012年7月杂文集《脱节的国度》在香港书展发布;
2013年1月《我所理解的生活》。
杂志及电子杂志主编
2010年韩寒主编杂志《独唱团》,销售200万册,因政府原因停刊;
2012年韩寒主编监制APP《ONE一个》,上线当日位居榜首应用,现装机量2000万,活跃用户600万;
2013年韩寒主编文艺杂志《一个》,9月创刊号《很高兴见到你》60天销售50万册。
韩寒博客:世界第一博主
韩寒微博:转发评论数惊人,新浪微博2012年热搜词第一名
赛车:中国场地、拉力双冠职业车王
音乐:优秀的歌手和词作者
国际影响:中国最有国际知名度的青年之一
《一座城池》是韩寒创作的青春流浪小说,有里程碑之称。它有话剧版,电影版,但毫无疑问读原著才能百分百领略原汁原味的“韩式”文字。
这是个关于城市的故事。从学校肄业的“我”因为一场乌龙的意外杀人事件,和朋友“健叔”从上海逃到了一个城镇。健叔是高我一年的同学,我们住在长江旅馆里,整日在这个城市里闲晃。后来我们认识了新朋友王超,从此,王超和他的桑塔纳就和我们混在了一起。我们跟着王超去他的学校看姑娘,无意中参与了一次行为艺术,这让我忆起了自杀身亡的同桌和他短暂的爱情。我们仍然在这个城市里闲晃着。我不时做着我的奇 特的梦,想着我曾经的女朋友……
韩寒在书里写道:“世界上真是有很多人没有安全感,而且想来人应该大抵上都是这样的。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们都要把这些所谓的安全感托付在一些身外之物上,比如房子或者在银行的存款。这地球是如此不可靠地悬在宇宙之中,地震、战争、经济崩溃等等会随时把我们的身外之物夺走。所以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些随时都要失去的东西能带给人安全感。”
《一座城池》以社会草根青年视角来描写放荡不羁的青春,荒诞和真实在韩寒式幽默风格下结合。书名“一座城池”可视为主角们的乌托邦,在那座城里,年轻就能疯狂、目中无人、随意撒谎、背叛与被背叛,都只是为了要活得更自由。故事中充斥着离奇的经历和怪诞的思维。书中对话随处可见韩寒独特的幽默与人生观。
##大概韩寒能让普通人觉得自己也能写小说吧,他的意义是时代的意义,是那个80年代文青的泛滥但未必水平高的象征。莫言说得没错“文学应该是边缘化的”,是少数人的。 由此我发现我初高中读过的许多书都不值一读……一些杂志倒还不错。
评分##晚上有同事请吃饭,但是买单的人得晚点才能到所以我们去逛了趟超市,发现超市里居然还有几排书架索性浏览一番,竟然有韩寒的两本新书,《就这么漂来漂去》和《一座城池》,随便翻了一下觉得前者比较疑似写真集,而后者有着极其简约的封面,于是我拿下了那座城池! 吃饱...
评分 评分##我也觉得这是韩寒写得最好的一本书,首先是一如既往得完弄文字,这份执着很让人高兴。现在有太多的书,语言如同白开水一样无味。光凭这一点,这本书已经有存在的意义了。 韩寒是这些年轻作家中我比较看的上的一个,原因是他还是很有些想法的,他对世俗的调侃和郭弟弟刚...
评分##“我们总是用一个瞬间很喜欢一样东西,然后用很多年的时间来拷问自己为什么喜欢这样东西。”《一座城池》,韩寒的小书。荒诞这个词并不能完全概括这本小书的特征,毕竟哈韩们并不想等待戈多。不等待,就寻找,寻找的过程中,我们迷路,迷路后只有选择毅然的等待死亡。还...
评分##好笑,真的。 这不是一般的读后感,也非普通的书评,而是一个集多个解读与一体,对作品的提炼和回顾,让你从某个角度重温作品的场面. 《一座城池》是我一年前看的。这次又重温旧作,心头又是那股熟悉的感觉。不同于以往的《三重门》,本作品去除了华丽和强烈的讽刺,以简洁而近乎平民化的语言诉...
评分 评分##中国有成千上万这样不起眼的小城,又有千千万万比小城更不起眼的人类,他们由大多数的无趣和极少数的有趣组合起来,前仆后继,生老病死,除了亲朋好友,谁也不会记住他,甚至有时候亲朋好友都不记得或者懒得记得,就像一座小城的衰落和颓败,故事到底是怎样的,没人有兴趣知道。 每个人都是一座城池,我自己的城池不宽广,有着和大多数人一样复制粘帖似的无趣格局,装载着被世俗包裹的男女老少。它每天还算有序的运转着,虽然经常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而运转,但偶尔在一些窄巷里,人们簇拥着,好像在说我也想要争取自己的那份辽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