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吉斯·迪布瓦(Regis Dubois),现居住马赛,教授电影课程。他的其他论著包括:《一部政治的电影史(美国、欧洲、苏联)》(叙利耶出版社,2007年)、《美国黑人电影:在融入与异议之间》(勒·塞尔夫—科莱出版社,第七艺术丛书,2005年)、《美国黑人电影词典(演员、导演、技师)》(赛吉耶出版社,赛吉耶电影丛书,2001年)、《美国白人电影中的黑人形象(1980—1995)》(拉玛棠出版社,视觉域丛书,1997年)等。
本书在对电影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的全面思考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深入分析众多案例来揭示“同一个电影”——美国电影。作者深入而细致地分析了美国电影如何呈现美国的意识形态。本书选取了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并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揭示了意识形态对好莱坞电影文本的强有力的影响。虽然意识形态问题与电影的品位无关,却关乎政治,作者选择将好莱坞电影与美国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目的并不是要将某些流行影片妖魔化,而是旨在呈现这些流行文化产品的复杂性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话语。 作者认为大部分好莱坞电影都建立在一个道德、美学和政治共识之上,与美国的主流思想趋同。尽管如此,好莱坞电影在意识形态层面上仍然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与此同时,作者还探讨了好莱坞电影及其意识形态在国外如何被当地的观众所接受的问题。
##都说好莱坞电影是意识形态宣传,那么怎么去具体而具地说明才能取信于人?左派式的电影批评不仅在西方有很多人辞职不干了,在中国几乎绝迹了。对于好莱坞电影的意识形态分析见多不多,抽象成统一的五种方法(乐观主义的美国梦、大团圆结局、等级化的个人主义和成功故事、善恶二元对立、欧洲/男性中心和对他者的否定)会简化甚至削弱这种批判力度。还有的挑刺是具体社会情境的三言两语和电影—社会的关系不够清晰细致。这也许是法国影评的某些特点吧。
评分##一切电影皆是意识形态的载体。无论是隐含其中,还是鲜明彰显;无论是在不经意间,还是经过深思熟虑,每一部电影都归结于一种主观的、独特的世界观,因此它在任何情况下都承载着一种意识形态的信息:美国梦、个人主义、欧洲中心主义、白人中心主义、帝国主义。
评分 评分 评分##电影其实和文学、音乐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本质上就是一套话语权,那些讨厌好莱坞的观众,可以用同样的角度想想那些艺术电影本质不也是一套话语?所以说看电影本身就不要太严肃,解构来解构去,最后把自己给解构了,近期读的最通俗易懂的一本电影理论书!
评分##要是提到的影片都看过读起来应该会有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评分##读起来饶有兴趣,法国知识分子的批评风格,评论说太简单了,实话实话我自己还写不出来这样的文章 此书是颜子悦主编的“国际文化版图研究文库”中的一本,作者雷吉斯•迪布瓦是法国学者,长期研究电影中的意识形态问题。 在此书中,作者站在批判的角度,对好莱坞电影中的意识形态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思考,他的理论来源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这种理论看来,一切...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