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出生于印度支那,十八岁后回法国定居。她以电影《广岛之恋》(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赢得国际声誉,以小说《情人》(1984年)获得当年龚古尔文学奖。
一九八〇年初夏,《解放报》的塞尔日·朱利向杜拉斯索稿,请她开辟专栏,专门谈论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夏天过后,杜拉斯把专栏文章交给出版社,于是就有了这部《八〇年夏》。专栏汇成的十篇夏季随感,有雾、风、海、孩子,又有波兰格但斯克工人罢工、莫斯科奥运会,主题多样。
##二〇年夏于海边M&W咖啡馆。
评分 评分##杜拉斯真的太会写了,昨天半夜两点,我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地看,看得激动、忘我、熬夜、辗转难眠,这是我看过的最喜欢的随笔了。短短三万字,从第九篇开始,我读得几乎哽咽,沉睡的海、沉默的孩子的灰色眼睛、女辅导员、那个故事、割裂的白色海浪……再没有人比杜拉斯更会写夏天了。
评分 评分 评分##十块钱淘来的
评分##它等待死亡而不挑动死亡,它比通过性欲的爱情更无比强烈。很喜欢的一幕:“风筝在尽力越过障碍,越过那个拉着风筝绳的人,从他身边逃走。孩子的眼睛里露出了痛苦。这时那人突然让步了,他喊叫一声,松了绳圈。风筝发疯似的朝大海飞去,接着它陷入风的种种圈套里,掉下来死了。” 现代主义电影般的写作。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