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拉庫-拉巴特(Phillipe Lacoue-Labarthe),哲學傢,斯特拉斯堡大學哲學與美學榮譽教授。他對海德格爾與荷爾德林,對尼采和瓦格納的音樂哲學都有很深的研究。這正是請他來講這門音樂課的原因。
最好的哲學啓濛書
大哲學傢為所有懷有好奇心的讀者開啓的音樂課
在所有文化中,音樂都無處不在。但 “音樂”到底是什麼?我們為什麼創作音樂、我們又為什麼如此需要它? 假如沒有音樂,我們的世界將是不完整的,原因何在?這本書將帶著我們扣響音樂之門,探尋音樂的源頭。
有人在聽音樂時哭泣,不是因為悲傷,而是因為快樂,因為被喚起的這種最為古老的感情一下子把他完全占據瞭。這也許就是繆斯們的技藝,嚮外的聆聽卻最能開啓內在——這就是寫給孩子的哲學書,讓成人也像個孩子似的好奇。坑爹的價格,呆萌的配圖,豐富的詞源串聯,親切的塗鴉空間
評分##很一般,不予置評
評分##給小孩看的,不推薦。
評分##騙錢係列
評分##大傢小書,把自己的畢生研究以平白的方式講給孩子聽(其實是講給孩子爸媽的吧),擴音這個環節不知道從哪兒冒齣來的
評分##對這本的結論充滿懷疑……聽覺比視覺更高貴嗎?那豈不是意味著聲音優先於文字,意義優先於現象?僅僅因為“胎兒在母腹中唯一擁有的感官是聽覺”?“語言構成瞭人類,語言中占第一位的是句子,結構在先,詞語在後。”hmmm……確實是寫給小孩的,對我啓發不大。
評分##不錯的小書。比較啓發人的是從語言角度來看音樂。書中舉的例子是胎兒對於母親說話與否及音調高低的敏感,有意思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