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勒维(1965-2007),法国作家、艺术家、摄影师。这是一位很特殊的作家,他毕业于法国精英ESSEC高等经济商学院,却自学成才走上了艺术之路。自1991年开始钟情于抽象画,1995年,印度的两个月之旅回国后,决定放弃绘画,焚毁了自己的几乎所有画作,开始涉足摄影。先后出版了三本摄影集《恐慌》(2002)、《复原》(2003)、《假象》(2006),并为很多杂志提供摄影作品。同时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出版了7部作品,包括《自画像》、《日记》、《著作》、《虚构》、《自杀》等。
其独特的写作风格,独树一帜,语言朴实,情感真实,淡淡的悲怆凄凉跃然纸上;特殊的句子结构,犹如“碎片的组合”,被称为“文学立体派”。勒维的作品已经超越了其作品内容本身的影响,他的写作风格称为一种新的风格的研究对象。法国作家Nicolas Bouyssi研究勒维的书籍《刻板印象的美学:读爱德华•勒维》。
这本小说是作者爱德华•勒维的遗作,他在自杀前十天将本书的书稿交给出版社。小说使用第二人称“你”叙事,讲述了二十年前,童年时期的朋友自杀的事件,并以此用碎片化的生活细节和大量的心理描写,展开对朋友的回忆。主人公“你”是一名沉默自闭的男子,因为与周遭世界格格不入,逐渐沉迷于策划自己的死亡,最后在某天准备与妻子出门打网球的时候,掉头回到家中地窖,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作者用那些看似不经意的语句,淡淡的笔触,让读者领略一个自杀者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世界的看法。
##这谁也能写出来呀……给我这本书的命题,我可以眼不眨地讲出一千个故事。写自己的故事最为容易,关于自己的故事中又是述说痛苦最为容易。困难之处偏偏在于如何通过小说传达幸福。感觉三星的标准是“不难看”吧……
评分 评分 评分##知道这本书,是在微博@法国文学bot 上看到的一段摘录: “因为你的自杀,活着的人们更为珍惜生命。如果遭到了烦闷的威胁,或者冷酷的镜子在一角显出生活的荒诞,抑或是想起了你,他们就会情愿承受存在的痛苦,也不想化为乌有。那些你再也看不到的,他们在看着。那些你再也听不到...
评分 评分##你和妻子走到门口,你说等等,折回去拿个球拍,但是到了放球拍的地方,你又莫名走到了地下室,往自己嘴巴里开了一枪。这个小说如果觉得枯燥,那说明你不理解作者的古典风格,窗帘紧闭,享受寂静。
评分##至少证明我们还活着 文 | 祝潇颖 有一次做微信公众号的图文消息,搜集了一些耗尽作家生命的遗作,里面就有爱德华·勒维的《自杀》。这样刺眼的书名,以及作者在交稿之后十天就自杀的行为让我心生崇敬又不敢触碰,作者算是为文学献身吗?还是说,这一切,只是一场预谋。而写这...
评分想起加繆的《局外人》,主角也是這麼一個人,只是他沒有自殺,而是被殺了。自殺者,你的結局悲慘了你的過去,人們總在想你過得是不是很慘,為何“想不開”,其實殊不知,也許自殺者才是真的想開了。又想起我那個割脈的夢,也許有一天我也會選擇自己結束生命,我並不覺得這是一件壞事。對於死亡,這個老朋友,崇敬比懼怕更像一種合適的態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