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魁英,女。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唐代文学学会理事、杜甫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著有《杜甫》、《杜甫选集》、《古代小说戏曲论丛》、《古代诗文论丛》、《古代文学论丛》、《魏晋南北朝诗选》等著作。
杜甫堪称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历来注释和诠解杜诗的数以百家计。杜甫人生经历坎坷,其诗实际上是他所有人生经历的一个心灵史,而其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也是很少有诗人可以与之并比的。杜甫的诗包括古体诗到近体诗,在原来范例之上开创了很多新的体制。本书选录了唐代大诗人杜甫各时期代表作品二百多首,广泛汲取了前人研究杜诗的成果,对所选诗篇作了翔实注释。前言对杜甫的诗艺作了详尽的评价。
##“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评分##对于杜诗,前贤之述,可谓备矣。然则人心之不同有如其面,读诗所感,得无异乎?故妄言一二。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乃“老杜一篇心迹论”,仇兆鳌谓该诗“悲愤激切,而语皆雅饬,更无疵句可议矣”。其中“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
评分 评分“绮艳、清新与老成” ——论杜甫对六朝诗人庾信诗歌的扬弃 杜甫是中国诗歌成就最高的人,在诗歌的全盛时期唐朝,他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他开创了“沉郁顿挫”诗风,是律诗成就最高的人,除了忧国忧民之外,他的诗歌汇集了多种多样的风格,有清新、俊逸、明快等等,可以...
评分##杜甫的诗,之所以被成为是“诗史”,我觉得要比“史诗”的意义更重要。请注意,史诗往往讴歌的是英雄。而诗史不同,大体来说有三个层次,国家的历史、个人的历史和人民的历史。国家的历史,自然不用说,杜甫虽然有对皇帝的讽刺和怨念,比如《病橘》。但是,他还是一直期盼着自己被任用,期盼着天子能够周宣中兴,正所谓“国待贤良急,君当拔擢新”。接下来,是个人的历史,历史对杜甫太残忍了,把曾经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少年,变成了一位“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的老叟。有的评论者认为,杜甫的年谱很好写,因为就在他的诗里。最难能可贵的是,人民的历史,这里要注意,杜甫很少写抽象的人民,恰恰相反写的是具体的人民,儿童、农民、妇人、老人、士卒等等,记录了他们的遭遇和苦难,这真的是很难得。
评分##李杜文章在
评分##“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