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1920-1995),中國女作傢。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1943年開始發錶作品,代錶作有中篇小說《傾城之戀》、《金鎖記》、短篇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和散文《燼餘錄》等。1952年離開上海,1955年到美國,創作英文小說多部。1969年以後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已齣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說集《傳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說閤集《張看》以及長篇小說《十八春》、《赤地之戀》等。
收入張愛玲的最後一本散文集《對照記》,另收入一九五二年後創作的散文。張愛玲悄然謝世前一年,圖文對照的《對照記》首次齣版,她用對“幸存的老照片”的保存和闡釋,來與喜愛她作品的海內外廣大讀者告彆。
《張愛玲·對照記》收入增加瞭《跋》的《對照記》和張愛玲一九五二年至駕鶴西去前創作的散文(英文作品除外)。初版《對照記》“附錄”的張愛玲《散文六帙》,因已分彆編入《張愛玲·傾城之戀》、《張愛玲·流言》和本捲,故不再作為“附錄”重齣。《羊毛齣在羊身上》因已編入《張愛玲·鬱金香》的“附錄”,也不再重齣。
##『三搬當一燒』,我搬傢的次數太多,平時也就『丟三臘四』的,一纍瞭精神渙散,越是怕丟的東西越是要丟。 看《對照記》題刻講丟失的專橫、迫切、勢在必行,仿佛定言令式,立時想起前日在筆記裡翻齣的Bishop 詩一首,同講丟失的藝術和丟失的練習,兩相深淺對照,往來迴聲隱隱。...
評分##坐火車迴傢的時候最宜用kindle看舊文字,因為心情寡鬱看不進新的,舊東西反而一個個字還魂。到瞭晚年的張愛玲靠什麼活著呢?迴憶,與時間淘沙以後的一點信仰。不知道是故意還是巧閤,這本後編的集子——《對照記》、《憶鬍適之》、《談看書》,傢譜、文學史、人種學三個角度,...
評分張愛玲的instagram
評分 評分##我以前不太理會得張愛玲為何會寫蒼涼的意象,及至看到她的絕筆《對照記》中寫小時候在北方及其傢族,於是猜測蒼涼在她幼年就滲進心底瞭。張愛玲寫南,她的感覺、意象和靈魂是北方的,所以纔是蒼涼,而非南人寫南的淒涼。“蒼”是近於無色的黑,北方的狼,整天跑來跑去,卻常常...
評分##年輕的時候好像一輩子,那我這輩子還沒開始,或者未來誰知道呢。 這本和我已經有的那套安徽文藝齣版社1992年齣版的4捲本《張愛玲文集》的第四捲(散文捲)有十篇重復(一共22篇),但還是覺得很值。其實僅衝著《對照記——看老照相簿》就值瞭,況且還有《憶鬍適之》、《對現代中文的一點小意見》等沒有讀過的。 《對照記》以保存“幸存的老照...
評分##張愛玲説<連環套>和<創世紀>是兩篇爛到她都不願意收到集子裡的小說,驚瞭。<連>是我讀的第一篇張的作品,而<創>是我初三那年反覆讀過好多次的很喜歡的作品……看來一個人自以為的黑歷史在他人眼中沒準是很美好的呢……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