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1920-1995),中國女作傢。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1943年開始發錶作品,代錶作有中篇小說《傾城之戀》、《金鎖記》、短篇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和散文《燼餘錄》等。1952年離開上海,1955年到美國,創作英文小說多部。1969年以後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已齣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說集《傳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說閤集《張看》以及長篇小說《十八春》、《赤地之戀》等。
《流言》是張愛玲的隨筆散文集,可以說是大珠小珠滿玉盤。張愛玲稱愛默生“警句很多”。在這本書中我們倒可以看到張愛玲滿篇的警句佳句。如“上海人是傳統的中國人加上近代高壓生活的磨煉”(到底是上海人);“中國人喜歡法律,也喜歡犯法”(洋人看京戲及其他);“多數的女人非得‘做下不對的事’方纔快樂,婚姻仿佛不夠不對的”(談女人)等,不勝枚舉。
《流言》的初版本配有多幅張愛玲自己創作的幽默生動的插圖,張愛玲的繪畫天纔從中得到瞭清晰的顯示。初版本同時刊有三幅各具神韻的張愛玲個人玉照,照片說明文字分彆是她《再版序》中的兩句名言:“有一天我們的文明,不論是升華還是浮華,都要成為過去。”“然而現在還是清如水明如鏡的鞦天,我應當是快樂的。”
##因為被色戒震撼過度,所以開始讀張愛玲。 最先讀的便是這本散文<流言> 。就像張愛玲自己說的那樣,她喜歡悲壯,喜歡蒼涼,她的文字和氣息秉持瞭這些形容詞。 <流言>的扉頁上,張愛玲神態驕傲的擎著脖子直著身闆,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旗袍熨燙得沒有褶皺,真是人...
評分 評分"所以活在中國就有這樣可愛:髒與亂與憂傷之中,到處會發現珍貴的東西,使人高興一上午,一天,一生一世。聽說德國的馬路光可鑒人,寬敞,筆直,齊齊整整,一路種著參天大樹,然而我疑心那種路走多瞭要發瘋的。還有加拿大,那在多數人的印象裏總是個毫無興味的,模糊荒漠的國土...
評分 評分##我喜歡這個尖酸刻薄卻機智聰明的女子,世俗的話語掩飾不住簡單率直的天真
評分 評分 評分##讀《流言》更多的是看多瞭她寫的淒慘不純粹的愛情,想讀一讀生活中的張愛玲,想看一看張愛玲對其他事情的思考,不曾想最後還是被其中的一篇《愛》給觸動到瞭。 “於韆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韆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荒野裏,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瞭,那也沒...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