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理论上讨论了大公司与关系网之间的关系问题,点出了本书主题;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别通过对西方美孚石油公司和英美烟公司以及日资三井物产株式会作了介绍等内容。
##应该再看几遍,内容相对于现在的自己有些深奥!
评分##高家龙用6家近代大公司(西方式、日本式和中国式)作为案例,证明了它们如何在不同的条件下处理等级体系和关系网以从事企业经营。正如作者所言,层级管理体系与关系网是动态互动的,两者都试图控制对方,但由于各自的局限性,谁都无法做到完全控制。但是,在描述了“是什么”之后,作者并没有令人信服地向读者揭示“为什么”的问题,即为什么在某些“关键时刻”,等级体系较之关系网更加有效,而在另一些“关键时刻”,关系网较之等级体系更有优势,在这个问题上,“依条件而定”的描述显得过于模糊。
评分公司关系网络和人之间的网络关系类似。其中可以更好的认识公司之间的“社会资本”分布状况,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的业务都是多元化的,但一般是相关多元化。网络式治理也许是螺旋式上升回归?
评分 评分##书目本身不是很长,因此几乎没有废话,这是本书相当大的一个优点,作者列举了六个例子作为佐证,各具代表性,是研究中国近代以来关系网的优秀作品。 http://bizchedan.blogbus.com/logs/59729750.html 1840年以后,外国企业逐步进入中国。经济史家长期强调它们与传统商业的对立,表现在组织形态,分别基于科层制和关系网。本书多译为管理层级,本文沿用更常见的术语称科层制。 历史学家高家龙的著作<大公司与关系网>记述1880...
评分 评分 评分##书目本身不是很长,因此几乎没有废话,这是本书相当大的一个优点,作者列举了六个例子作为佐证,各具代表性,是研究中国近代以来关系网的优秀作品。 http://bizchedan.blogbus.com/logs/59729750.html 1840年以后,外国企业逐步进入中国。经济史家长期强调它们与传统商业的对立,表现在组织形态,分别基于科层制和关系网。本书多译为管理层级,本文沿用更常见的术语称科层制。 历史学家高家龙的著作<大公司与关系网>记述1880...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