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年7月31日—2006年11月16日)美国经济学家,货币主义(亦称货币学派)创始人,芝加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以研究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史、统计学、及主张自由放任资本主义而闻名。1976年取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扬他在消费分析、货币供应理论及历史和稳定政策复杂性等范畴的贡献。1989年,他获得了总统自由勋章和国家科学奖章。
在20世纪的经济学家中,只有凯恩斯的影响力能与他相比。
1980年的时候,美国公共广播公司连续十个星期播放了一套电视节目,名字叫做“自由选择”。本书的内容同这个节目所涉及到的一样。不同之处在于,电视节目限于时间不得不删除或只一笔代过,本书的论述却比较系统和透彻。
##弗里德曼是纯自由经济的鼓吹者,反对一切形式的垄断,无论是政府还是私人。当他指责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往往阻碍了社会平等和经济自由时,联想到我某些高官对经济工作有“一管就死,一放就活”精辟见解,要管就死,不管又不舍得放手,这样的“左右为难”,实在是叫人啼笑皆非。
评分##让人失望,避重就轻,立场也不如奥地利学派彻底,看法也只是浅尝辄止,甚至不如明斯基的观点深刻。
评分 评分 评分##本书有同名纪录片
评分##自由原本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最初的定义是善与宗教救赎,但伴随着18世纪以来,国家政治权力的逐渐扩大,自由也就成为潜伏在政治层面上是亟不可待被救赎的词语。政治上的自由表现在统治者对意识形态的控制,这种控制并不单纯表现在精神奴役方面,更大程度上表现在对经济自由的...
评分 评分作者用大量的例证和通俗的笔法展示了大政府的弊端。然而对于中国读者,我认为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我们从未接触过的自由的概念。例如自由选择享受福利亦或是拿更多的工资,自由选择是否受教育以及受教育的方式等等。最可悲的不是丧失自由,而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丧失自由。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