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介亭杂文,ISBN:9787020016013,作者:鲁迅著
##但俞正燮的歌颂清朝功德,却不能不说是当然的事。他生于乾隆四十年,到他壮年以至晚年时候,·文·字·狱·的·血·迹·已·经·消·失,满洲人的凶焰已经缓和,·愚·民·政·策·早·已·集·了·大·成,·剩·下·的·就·只·有“·功·德”·了。 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这两句,奉官命改为“永远看不出底细来。”) 由于自己的阅历,证以女工的讲述,我竟决不定那些烈士烈女的凶手,究竟是长毛呢,还是“短毛”和“花绿头”了/于是我的憎恨张献忠就移到永乐身上 /病后杂谈之余
评分 评分文献中有一些被讳笔改正的称谓,如同开了天窗后又填了别的材料进去,颇耐人寻味。如贯高谋刺:“夫天下豪桀并起,能者先立。今王事高祖甚恭,而高祖无礼,请为王杀之!” 汉九年贯高事发坐死。他没有理由知道刘邦的庙号与谥号(汉太祖高皇帝)。而当张敖获释后,贯高恢复称刘邦...
评分 评分##1999年在昆明的一个书店,冒着大雨买的最后一本。虽然旧,但是看着好看。
评分##鲁迅笔下的中国,单论创作环境,比现在要好些。 记得前阵子听中文系某位教授的讲座中,有提过鲁迅从不希望不朽,他只求“速朽”,连同这个丑恶的社会一同消失,为世人所遗忘。但今时今日却是,我们面对社会中种种光怪陆离时,总会怀念这位“大文豪”;其人其文,很不幸地“历久常新”着。我又想到,前阵子关于中学语文课本里...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