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裏剋·方納(Eric Foner)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德威特·剋林頓曆史學講座教授,當代美國最有影響力的曆史學傢之一。自1970年發錶其成名作《自由土地、自由勞力、自由人:內戰前共和黨的意識形態》起,方納在美國內戰史、重建史、黑人史和政治文化史等領域中著述甚豐,成就顯著。重要著述包括《湯姆・潘恩與革命時期的美國》(1976)、《內戰時期的政治與意識形態》(1980)、《除瞭自由一無所有:黑人解放及其遺産》(1983)、《重建:美利堅未完成的革命(1863-1877)》(1988,該書獲得象徵美國史學界最高榮譽的班剋羅夫特奬和其他學術大奬)、《美國自由的故事》(1998)和《誰擁有曆史:在變化的世界中重新思考過去》(2002)。方納是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上和英國皇傢科學院通訊院士,並分彆在1993年和2000年當選為美國曆史學傢組織《OAH)和美國曆史學會(AHA)的主席。
作者埃裏剋·方納以“自由”這一復雜的概念為主題,考察瞭“自由”在美國曆史上的多元錶現方式,揭示瞭“自由”概念在美國曆史上的演變進程。這部專著一方麵有助於讀者全麵深入地認識美國“自由”的本質;同時另一方麵,方納以綜閤性的敘事筆法講述瞭“自由”為主題的美國曆史,給人以輕鬆愉快的閱讀感受。
##學校圖書館看完的,可惜沒筆記
評分##好書,我也想寫一本書,就寫長平之戰趙國究竟怎麼輸的,趙括能力到底如何。研究一個很小的概念,然後關懷寰宇。可惜國內這樣的作者和作品太少,開頭就是中國夢,難以下咽。
評分 評分##翻譯文筆好差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翻譯文筆好差
評分成熟的政治詞匯的命運總是跌宕起伏,從獨立戰爭到90年代的大跨越曆史說明,自由不過是利益博弈兼帶有鮮明的時代印記,注定會受社會物質條件,社會時代的限製。從革命時期的古典自由主義,到內戰結束政府獲得瞭短暫的權威結束瞭反國傢乾預者,從鍍金時代社會高度崇尚契約自由,到一戰進步主義者認為戰爭是一個機會國傢可以對社會進行理性的整頓,從二戰至冷戰,消費主義崛起,自由的內容都是淘汰再淘汰的過程。所以空談自由,空談概念,不過是海市蜃樓而已。而對美國民主自由持過分好感的人無疑是帶有烏托邦式的臆想。把不真實的幻想投射在真實的製度上,他們除瞭失望還能得到什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