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解忧

人生解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成庆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第一章 悉达多
缘起
普遍的心灵危机下,何处寻找安心之道?
第 1 讲
探究生命意义的冲动 : 古印度的精神世界
第 2 讲
悉达多,你为何出家? 悉达多的苦与自由
第 3 讲
悉达多,你觉悟到什么? 觉悟的内涵
第二章 观自我
第 4 讲
为何“生”也是人间之苦? 人生八苦
第 5 讲
我们为什么会苦? 躁动的五蕴、爱欲执着
第 6 讲
从“苦”走向“佛系”
第 7 讲
你为何如此执着? 贪嗔痴慢疑与不正见
第 8 讲
世界是“常”还是“无常”? 无常
第 9 讲
“我”真的存在吗? 无我
第 10 讲
从“无我”看“与自我和解
第 11 讲
如何破除“我执”? 戒律的精神与修行的逻辑
第 12 讲
八正道与“定”的修行
第 13 讲
“四念处”的内涵与实践
第 14 讲
心的锻炼: 从 0 到 1 的禅修课
第三章观众生
第 15 讲
十年修得同船渡:缘起
第 16 讲
谁曾见过风?业力的秘密
第 17 讲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从缘起看现代人的孤独感
第 18 讲
红辣椒、尼奥与盗梦空间 : 什么是空?
第 19 讲
不垢不净:善恶是绝对的吗?
第 20 讲
以手指月:真理能否言说?
第 21 讲
无自性:如何正确理解空?
第 22 讲
八不偈:抽掉二元论的跷跷板
第 23 讲
无生亦无灭:不要执着觉悟之船
第 24 讲
应如是住:何为如是法门?
第 25 讲
无四相:佛陀为何能不知疲倦地度化众生?
第 26 讲
不住相:如何才能见如来?
第 27 讲
应无所住:突破自我的精神牢笼
第 28 讲
禅的精神
第 29 讲
观音菩萨的慈悲法门
第 30 讲
般若智慧与大慈大悲
第 31 讲
菩萨道的方便善巧
第 32 讲
善财童子的奇迹之旅
第 33 讲
菩萨的目标 :我愿无穷
第四章 观生死
第 34 讲
死亡为何令人畏惧?
第 35 讲
生命的轮回与困境
第 36 讲
佛陀的生死与涅槃
第37 讲
如何理解净土世界?
第 38 讲
超越生死的修行者
第 39 讲
最后一堂生死课
第 40 讲
融入生命的佛学
访谈 口头禅
成庆 × 梁文道:如何安顿个体化的生命?
成庆 × 看理想:我们去寺庙问了问,什么叫“放下执着”?
成庆 × 看理想:佛教是一种符号吗?
致 谢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真正的精神自救是看好这颗心

✿用佛学智慧回应现代人的心灵困境,重拾内心安顿的力量

✿治愈几万人的课程汇集成书,附禅修入门音频指导

✿李诞、易立竞、梁文道、孟岩重磅推荐

-----------------------------------------

【编辑推荐 】

1.真正的精神自救就是看好这颗心:直击现代人的心灵困境,重获内心安顿的力量

内卷、躺平、逃离城市、人生是旷野的口号,何处寻找安心之道?一方面,现代人有诸多的心灵疑惑,想要看清却无能为力。

另一方面,市面上出现了各种身心灵和疗愈活动,玄之又玄,一次旅行真的可以治愈心灵吗?我们该如何正确地回应心灵的追问?

这本书就从现代人的日常处境和体验出发,看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佛学智慧,如何回应当代人的心灵追问。

2.专为现代人而写的佛学智慧读物,抛开繁复玄学的概念,只谈贴近生命的问题和答案。

出于当下的身心灵热潮,年轻人也开始涌入寺庙,市面上有关佛学的课程或活动层出不穷,但其中对佛学思想的曲解和简化导致许多人会陷入错误的思维误区,在修心的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

本书应对这一症结,同时将古老的佛学智慧,作了最贴近现代人现实生活和心灵状况的解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头梳理了佛学的精神关切和内在逻辑,将“苦”“空”“无常”“缘起”等常见的佛学概念的解读,置于当下的生活中,使得每个人能在日常中体会和运用佛教的智慧,安顿自己。

3.陪伴、感动、治愈几万人的课程汇集成书,禅宗美学融入装帧,一场纸上的疗愈之旅。

本书修订与整理自“看理想”热门同名音频节目《人生解忧:佛学入门40讲》,自2021上线至今,获得了无数听众的好评、眼泪,以及分享自己解开心结后的喜悦与平静。

特别的是,本书的装帧灵感取自禅宗美学,封面来自私藏的铃木大拙的墨迹,腰封背后隐藏了一首禅偈。翻第一页并不是正文,一行墨迹“本来自由人”,用云萱纸还原了禅宗墨迹的质感,可以裁开单独装裱。

希望读者不要带着过多的负担进入佛学,本自具足,其实每个人的灵魂,天然是干净的。

4.匆忙时代,多与自己相处,附详细的禅修入门指导与同步音频。

禅修对身心都有非常多的好处,如今“正念冥想”在年轻人中也非常流行,甚至变成了某种新兴的商业模式,但其中也存在非常多的误区,如何正确的在家禅修?本书就提供了详细的禅修入门指导,并扫描二维码可以收听同步的声音指令,帮助读者在家逐步正确地练习。在匆忙或不安时,多与自己对话和相处,就会找到答案。

5.特别收录三篇心灵访谈,回答身边人真实具体的观察与困惑。

如年轻人去寺庙烧香,底层心理是什么? 为什么“安顿自己”越来越受关注? 放下执着是否意味着躺平? 我们该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心之地? …… 本书特别设置了“口头禅”一章,精选整理了三篇心灵访谈,在松弛的对话中,聊一聊自己的或身边最真实和具体的观察与困惑。

6.附解忧信箱入口:一本有信箱的书,提供可以安心倾诉和提问的解忧时刻。

每本书中都会附一张卡片,上面是“解忧信箱”的入口。读完本书,如果你还有解不开的疑惑,或想分享你曾经的解忧时刻,可以写信到这本书的专属邮箱,作者会认真阅读并回信。一本书即是一期一会,希望你也能获得一份解忧的力量。

---------------------------------

【内容简介】

在普遍的心灵危机之下,何处寻找安心之道?

本书是一本适合现代人读的佛学智慧入门读物。从现代人的日常和体验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佛学看似玄妙的概念,用佛学真正的精神关切,来回应当代人种种的心灵追问,帮助每个感到人生之苦、对环境、人生、自我有困惑的人,重获内心的自由和安顿的力量。

本书回到悉达多的经历说起,他在菩提树下到底觉悟到了什么,他又是如何应对生命最初的疑惑的?第二章“观自我”解答的人与自己的关系,如何面对不确定的世界?什么叫与自己和解?“四圣谛”“五蕴”“无我”等概念回应地正是这些疑惑。第三章“观众生”解答的是人与他人的关系,为何我们常感到孤独?善恶是绝对的吗?菩萨到底存在吗?这一章通过讲解《心经》《金刚经》等经典来回应这些疑惑。第四章“观生死”面对的是人终极的疑惑:为何会对死亡恐惧?我死后会去哪里?真的有转世与投胎吗?本章将解读什么是佛教的生死观,以及我们该如何为死亡作准备。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的必须经历的过程,环境与内心、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也是每个人必将修炼的功课。这本书解答的,就是这些贴近生命,难以思索却又无法逃避的问题。

用户评价

评分

##在看理想听完的音频课,感受就是真的挺啰嗦的

评分

评分

##对人与事简单打上标签,进而快速升起各种情绪并加以排斥,这种思维在我们这个时代更普遍,于是我们不断制造对立,自己也变得更加僵化、孤立与痛苦。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是人类的存在困境,许多灾难因此而生。 佛学,正是对此进行思维产生了智慧,并针对不同的人提出了不同的方法。你可以亲身去检验,不知不觉,发现自己更加包容且有热情,世界变得更加开阔~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最好的成老师???? 感恩感谢这份因缘????????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