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源于工作室的回忆录,一部关乎生与死、爱与信的个人思想史 ○●
-编辑推荐-
★ 当代深具世界影响力的哲学家吉奥乔·阿甘本的晚年回忆录
★ 特别收录98幅私人图像,披露封存于工作室的生与死、爱与信、记忆与秘密
★ 马丁·海德格尔、汉娜·阿伦特、居伊·德波、英格褒·巴赫曼、让-吕克·南希、伊塔洛·卡尔维诺、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一首友谊的回响曲,一幅精神星丛的系谱
★ 潜能、剩余、语言、姿势、敞开、幼年……一场概念的考古之旅,一部个人的思想阅读史
★ “与一种诗意的实践保持联系的生命形式,不论是什么,总在工作室里,总在他的工作室里。”
-内容简介-
“我正在这本书中做什么?”
“我难道不是冒险把我的工作室变成一间小博物馆,并亲自给读者们当导游吗?”
这本书是一幅阿甘本的自画像。
借用艺术史上耳熟能详的图像主题,哲学家吉奥乔·阿甘本向自己发起一项挑战——不书写一部常规的回忆录,而是绘制一幅“工作室里的自画像”。
从工作室出发,以栖居其间的照片、手迹、书籍、摆件等珍贵物品的图像作为绘制的起点,阿甘本的每一道笔触描绘的都是他生命中的人与物——从哲学家到艺术家,从诗歌到音乐,从法国研讨班期间对海德格尔的切近,到他对本雅明手稿和踪迹的追寻,从薇依的伦敦文稿、对阿伦特的致信、麦尔维尔的神学,到夜空中星辰所发出的关乎正义的质询——一切塑形其生命的思想,一切滋养其写作的相遇。
由此,阿甘本完成了这项自我挑战:通过仅仅谈论他人来谈论自己,通过工作室里的图像与优雅的散文式写作的并置,重绘了自己与生命中亲历的人与物的紧密联系,进而对自己作为哲学家的生命历程,展开了繁复而致密的回忆、反思……
##这是一副哲学家的侧写,也是一代知识分子的生平。阿甘本自始至终贯彻着“栖居”的概念——人栖居于何处,而场所中物与人的栖居关系又是如何相互萦绕。声/光/影/诗/画/艺术为笔者构建了精神居所,哲人的思想阐释更是让诸多形象愈发丰满立体。诗意是哲学思想的某种主旨,以诗的精神叩问神学和语言,用诗的韵律探索真理的踪迹,也许超越了哲学的诗艺最终会指引阿甘本成为真正的哲学家。
评分 评分##“你爱某个人是因为你记得他/她,反之亦然,你记得某个人是因为你爱他/她。我们通过铭记来爱,我们也通过爱来铭记,最终,我们爱上了记忆一—也就是爱本身一—并记佳了爱一—也就是记忆本身。所以,爱意味着忘不了,意味着心头抹不掉一张面孔、一个姿势、一道光芒。但爱也意味着,我们其实再也拥有不了一段它的记忆,因为爱超越了记忆,不可追忆地、即刻地到场。”
评分 评分##这是一副哲学家的侧写,也是一代知识分子的生平。阿甘本自始至终贯彻着“栖居”的概念——人栖居于何处,而场所中物与人的栖居关系又是如何相互萦绕。声/光/影/诗/画/艺术为笔者构建了精神居所,哲人的思想阐释更是让诸多形象愈发丰满立体。诗意是哲学思想的某种主旨,以诗的精神叩问神学和语言,用诗的韵律探索真理的踪迹,也许超越了哲学的诗艺最终会指引阿甘本成为真正的哲学家。
评分##阿甘本:“对某人或某物的爱与信并不意味着把一些教条或学说当成真理加以接受。爱与信不如说是一直忠实于孩童时仰望星空所体会到的那阵激动之情。我无疑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坚信我在此逐一简略地提及的人与物,我试着不忘记它们,遵守我心照不宣地给出的诺言。但如果我现在不得不说出我最终要把我的希望和我的信仰置于何处,那么我只能小声坦白:不在天上——而在草地里。”
评分##阿甘本:“对某人或某物的爱与信并不意味着把一些教条或学说当成真理加以接受。爱与信不如说是一直忠实于孩童时仰望星空所体会到的那阵激动之情。我无疑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坚信我在此逐一简略地提及的人与物,我试着不忘记它们,遵守我心照不宣地给出的诺言。但如果我现在不得不说出我最终要把我的希望和我的信仰置于何处,那么我只能小声坦白:不在天上——而在草地里。”
评分##阿甘本:“对某人或某物的爱与信并不意味着把一些教条或学说当成真理加以接受。爱与信不如说是一直忠实于孩童时仰望星空所体会到的那阵激动之情。我无疑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坚信我在此逐一简略地提及的人与物,我试着不忘记它们,遵守我心照不宣地给出的诺言。但如果我现在不得不说出我最终要把我的希望和我的信仰置于何处,那么我只能小声坦白:不在天上——而在草地里。”
评分##这一图文并茂的自画像,无疑是对于幸存的见证,也是对于生命剩余的清点。“为了草地,如同草地,在草地里,我活过,并且,我会活下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