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巴迪歐反哲學係列講座首講
追問尼采文本的地位
思考20世紀是否尼采的世紀
探索藝術的生發問題
★內容簡介
《尼采:反哲學》原係阿蘭·巴迪歐1992—1993年研討班的講義。1992—1996年,巴迪歐依次研讀尼采、維特根斯坦、拉康、聖保羅等四位“反哲學傢”,圍繞“反哲學”主題做瞭係列講座,本書為首講。
在書中,巴迪歐界定瞭何謂“反哲學”,並詳細解讀瞭“反哲學王子”尼采的批判思想。巴迪歐拋開後世對尼采的追捧和指責,懷著深切的同理心去審視尼采的文本(尤其是1887—1888年的晚期作品),呈現尼采關於世界、藝術和自身的真正意圖。
★專傢推薦
巴迪歐將會聲明,反哲學傢獨自抵抗著各種誘惑,當下每個找尋哲學之可能性的人都是尼采等反哲學傢的繼承人。
——Bruno Bosteels,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巴迪歐認為,尼采的文本不做論證,隻做宣言;尼采的哲學要求的不是同意,而是承認。
——Philip Mills,洛桑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哲學和哲理常常脫胎於個人災難,例如尼采的生病。
——Boris Groys,《反哲學導論》作者
巴迪歐解讀的尼采“反哲學”,不僅為哲學史提供瞭新的研究視角,而且讓藝術成瞭哲學的關注中心。
——《尼采研究雜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