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

透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唐宏峰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序言一  巫 鴻   1
序言二  汪悅進   3
導論  透明:中國視覺現代性   1
一、視覺現代性的提齣   1
二、“透”與“明”:近代中國視覺文化   9
上編 透明的世界
第一章 透明的世界圖景   27
一、玻璃與燈:透明的觀看之道   29
二、雙重“圖像—世界”   36
三、圖像的潛能:世界3的可能   51
四、費正清的教學幻燈片:圖像作為“不變的流動體”   66
第二章 照相“點石齋”——《點石齋畫報》中的再媒介性   75
一、再媒介:照相與石印   76
二、原始畫稿:文字、塗改與造型   91
三、攝影視覺的展開   108
第三章 晚清圖像的機械復製與公共傳播
——以《點石齋畫報》插頁畫為中心的考察   124

一、圖像印刷資本主義   124
二、機械復製與公共傳播:《點石齋畫報》插頁畫   125
三、視覺性與公共性:“臥遊圖”係列   141
四、結語 機械復製的極端:畫譜/ 畫冊   154
中編 觀看的主體
第四章 作為視覺裝置的“看客”   161
一、“看客”作為一種視覺裝置   162
二、觀看的女性與凝視的辯證法   184
三、看客坐馬車:運動的視覺   191
第五章 “攝影機錶情”:魯迅與砍頭圖像   197
一、幻燈片事件考尋   197
二、技術化觀視與看客的凸顯   215
三、“麻木”與攝影機錶情   224
四、西方看客:砍頭圖像的生産與傳播   237
五、啓濛的辯證,文學的自覺   250
第六章 可見的主體——近代視覺技術與國民性話語   258
一、顯微鏡:解剖/ 透視國民性   258
二、作為視覺媒介的X 光   265
三、“驗性質鏡”與透視的國民性   269
第七章 uncanny,或者“故鬼重來”
——近代中國的鏡像圖像與視錯覺   280
一、洋裝辮子:鏡像視覺圖像   281
二、uncanny,或者“故鬼重來”   294
三、視錯覺下的雙重麵相   303
餘論   317

下編 透明的藝術
第八章 近代人像:個人性與公共性   323
一、任伯年肖像畫的個人性   323
二、畫報時人肖像的公共性   344
三、畫報人像照片的時間性   361
第九章 虛擬影像:近代電影媒介考古   369
一、徐園影戲實為幻燈   371
二、《點石齋畫報》中的“影戲同觀”   381
三、幻燈/電影:虛奇美學   388
第十章 影像—媒介:康有為與近代媒介世界觀   401
一、康有為的媒介世界觀:全球、血球、影戲、以太   401
二、影的考古:脫域與再域   409
三、媒介考古:新與舊的悖論   419
第十一章 透明的文學——風景描寫的發生   426
一、“實地的描寫”:《老殘遊記》之風景描寫
如何成為一個美學問題?   427
二、言文一緻裏的風景   431
三、發現“風景”   439
四、科學精神與視覺技術   443
結語  (不)透明:圖像—媒介的雙重性   453
一、一個更為復雜的故事   453
二、(不)透明:圖像—媒介的雙重性   457
主要參考文獻   464
後記   471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1.全書內容豐富,邏輯嚴謹,論從史齣;立足於完整而宏大的曆史文獻資料分析,填補瞭國內該領域研究中的空白,在學術研究方麵具有一定的開拓性和啓發性;語言錶述簡潔明快,文筆優美,體現齣作者較高的學術研究水準。

2 . 有幾種寶貴材料是首度被學者使用、首度公開發錶:1.《點石齋畫報》藏於上海曆史博物館的四韆餘張原始畫稿,是該畫報研究的寶貴資料,從來無人使用,曆博剛剛將之數字化,本書將是第一個使用者。2.《點石齋畫報》在常規新聞畫之外還齣版瞭三百餘張插頁畫,也從未進入學界視野,本書也將是首度研究。3. 哈佛燕京圖書館收藏有當年費正清在哈佛大學開設近代中國史課程所使用的大量幻燈片,從來無人關注,本書是首度研究。4. 魯迅“幻燈片事件”相關的砍頭圖像第一次得到全麵搜集與梳理。5. 晚清幻燈放映狀況的大量報刊資料也是第一次得到挖掘整理。

--

本書研究近代中國視覺文化,以視覺性為綫索,從繪畫、畫報、攝影、幻燈、電影等藝術門類,到各類光學玩具/視覺技術,乃至小說與報章文字所記錄的視覺經驗、視覺感知,力圖描畫和分析近代中國所呈現的視覺圖景、圖像—媒介文化與近代中國人所分享的視覺經驗,並將之與晚清的政治氛圍、文化心理,乃至全球跨文化的圖像、媒介與思想的流通聯係在一起,由此勾勒齣近代中國的視界政體,並揭示其與中國人主體性形成的關係。

本書作者但從事視覺文化研究多年,在海內外也有一定影響。寫作過程中,作者查閱上百種中外文獻、資料,走訪國內外大學和相關研究機構,旁徵博引,力圖在對近代中國視覺文化曆史進行廣泛而細緻研究的同時,對中國自身的曆史經驗進行抽象化和理論化,將中國近代視覺文化的發生、演變,理解為現代性世界曆史轉型的內在部分,以期與西方理論進行對話。

用戶評價

評分

##之前讀陳平原的左圖右史,覺得說得不夠深,這本書讓我更進一步瞭。除瞭史料和理論的雙重闡釋,更啓發的是研究思路上的同一。迴到粗糲而雜糅的狀態,不就是王德威“沒有晚清,何來五四”的思考方式嗎?/理論小白記錄自己的一點緩慢成長。

評分

評分

##作者對視覺理論的熟稔程度和對近代史料、圖像的詳密追蹤考證分析讓人嘆服,怒給五星好評哈哈。

評分

##之前讀陳平原的左圖右史,覺得說得不夠深,這本書讓我更進一步瞭。除瞭史料和理論的雙重闡釋,更啓發的是研究思路上的同一。迴到粗糲而雜糅的狀態,不就是王德威“沒有晚清,何來五四”的思考方式嗎?/理論小白記錄自己的一點緩慢成長。

評分

##非常好。理論我不懂,隻能看具體的案例分析,很精彩!

評分

##作者對視覺理論的熟稔程度和對近代史料、圖像的詳密追蹤考證分析讓人嘆服,怒給五星好評哈哈。

評分

##論文結集,好像是社會科學取嚮和理論取嚮的新史學最喜歡齣書的一種方式,幾篇舊文加幾篇新文,以視覺文化為綫索串聯起來,將理論綴入近代曆史中,敘述和邏輯都蠻清晰的,但是清晰其實另一麵也是犧牲瞭同主題下一篇文章的復雜性,在這方麵做好的人確實罕見。缺憾之處還是一些人文學者的通病,理論和實踐到底怎麼呈現在研究中的問題,好幾個地方忽視瞭中國現代性的復雜源流,甚至隱隱代入歐洲現代性的先入視角(以後殖民主義的顛倒方式),中國從來都沒真正跳齣漫長文明史的慣習和場域,而為瞭展示一種清晰,作者有意無意略過瞭這一點,可能這也是藝術史的一些問題吧。

評分

評分

##《中國現代設計史的誕生》一書中,收錄的《國難當前<點石齋畫報>圖示之晚清的前現代世界觀》也是對《點石齋畫報》的圖像內容的研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