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虚己墓志铭/精缮碑帖

郭虚己墓志铭/精缮碑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张青... 编
图书标签:
  • 墓志铭
  • 碑帖
  • 书法
  • 篆刻
  • 历史
  • 文化
  • 古籍
  • 郭虚己
  • 墓志
  • 碑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土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西泠印社
ISBN:9787550821361
商品编码:29950112049
开本:8
出版时间:2017-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郭虚己墓志铭/精缮碑帖
  • 作者:(唐)颜真卿|编者:吴张青
  • 定价:50
  • 出版社:西泠印社
  • ISBN号:9787550821361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7-08-01
  • 印刷时间:2017-08-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8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48

内容提要

《郭虚己墓志铭》1997年10月出土于河南省偃师 市首陽山一座唐代土洞墓中。该墓志高107厘米、宽 104厘米,蓋顶篆书“唐故工部尚书赠太子太师郭公 墓志铭”十六字。正文为楷书,35行,满行34字,共 有1150字。《郭虚己墓志铭》为颜真卿四十岁时所书 ,比《多宝塔碑》还要早三年,是目前发现的*早的 颜氏书法作品。该墓志的楷书和《多宝塔碑》前后相 承,风格基本一致,其气势雄浑、字体敦厚。郭虚己 墓志因长期深藏地下,出土较晚,未受风化腐蚀,保 存完好,字口清晰,是颜真卿存世碑拓*为清晰的版 本之一,保持了颜氏早期楷书的原风原貌,是研究颜 真卿早期书法的珍贵资料,也是研习颜真卿书法的珍 贵范本,尤其*适合新入门者临习。
    

目录

正文


《郭虚己墓志铭/精缮碑帖》是一部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图书,它将目光聚焦于历史文献的保护与再现,以严谨的态度和精湛的工艺,为读者呈现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本书的核心内容围绕着“郭虚己墓志铭”的精缮与研究展开。郭虚己,作为一位在特定历史时期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其墓志铭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碑文,更是研究当时社会、政治、文化、家族乃至个人生平的重要史料。墓志铭的文字内容,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其生平事迹、官职履历、品德操守、家庭关系、以及当时社会风貌等。通过对这些文字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窥见一个鲜活的历史个体,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而“精缮碑帖”则为本书赋予了另一层深刻的意义。历史的沧桑,岁月的侵蚀,使得许多珍贵的碑刻逐渐模糊、破损,甚至湮灭。精缮碑帖,便是对这些濒临失传的文化瑰宝进行科学、细致的修复与整理工作。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修复,更是一种文化抢救的行动。通过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传统的修复技艺相结合,尽可能地恢复碑帖的原貌,清晰地呈现其上的文字和图案,使其能够被更广泛地阅读和研究。 因此,本书的构成可以想象成是对“郭虚己墓志铭”的一次全方位的“考古”与“复活”。它会包含以下几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高质量的碑帖影印与摹拓: 本书会对郭虚己墓志铭的原碑(或其现存的可靠摹拓本)进行高清、精美的影印。影印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还原碑石的原貌,包括其质地、刻痕、风化痕迹等,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这份历史实物的存在。同时,可能会附带精良的摹拓本,摹拓本在清晰度上往往优于直接的拓片,能够更清晰地展现文字的细节。 详实的碑文考释与注释: 碑文的文字往往具有一定的古奥性,包含当时的官职、人名、地名、典故等。本书会邀请专业的金石学家、历史学家对碑文进行逐字逐句的考证和释读,力求准确还原碑文的真实含义。每一个难以理解的字词、每一处可能存在的歧义,都将得到细致的解释和说明。这部分内容是本书学术价值的核心体现。 深入的背景研究与人物解读: 郭虚己墓志铭所处的时代、其生平事迹、家族背景,以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都将成为本书深入研究的对象。本书可能会包含一系列的学术论文或专文,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维度,对郭虚己及其所处时代进行阐释,将墓志铭中的零散信息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历史图景。这部分内容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墓志铭的价值和意义。 精湛的装帧与印刷工艺: 作为一部精品图书,本书在装帧和印刷方面必然会追求卓越。采用优质的纸张、精美的版式设计、专业的印刷技术,确保每一页都呈现出应有的质感和美感。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本身也是对这份珍贵文化遗产的尊重和致敬。 可能的拓片艺术赏析: 碑帖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文字内容,还在于其书法艺术本身。本书可能会对碑帖的书法风格、刻工的技艺进行专门的赏析,帮助读者从艺术的角度欣赏这份文化遗产。 总而言之,《郭虚己墓志铭/精缮碑帖》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书籍,它是一扇连接古今的窗口,是一次对历史深度的回溯,是一次对中华文明的郑重致敬。它通过对一份珍贵碑文的精心修复与深入研究,让沉睡的历史重新焕发生机,为当代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过去、传承文明的宝贵机会。本书的读者群将包括历史学研究者、古文字爱好者、书法艺术鉴赏家,以及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浓厚兴趣的读者。它将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精美的视觉呈现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一本值得珍藏的文化读物。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首先被它的名字所吸引。虽然“郭虚己墓志铭”对我而言是个陌生的名字,但“精缮碑帖”几个字,立刻勾起了我对古代书法艺术的兴趣。翻阅目录,我看到这本书不仅仅收录了碑文,还附有详细的考据和解说,这对于我这样半路出家的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欣赏那些拓片,每一个字的笔画都仿佛诉说着一段故事,每一个字的结构都充满了艺术的美感。我尝试着去临摹,虽然我的笔触远不及古人,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仿佛能够感受到古人对于书法的追求,那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这本书的编纂者显然花了很多心思,不仅在碑文的选择上煞费苦心,在拓片的质量上也力求完美。我注意到,一些碑文上的细节,比如锈蚀的痕迹,甚至都被清晰地呈现出来,这让我更能体会到碑文的历史沧桑感。这本书让我对“墓志铭”这一文体有了更深的认识,它不仅仅是记录逝者的生平,更是书法艺术和历史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评分

翻开这本书,我的思绪仿佛被带回了那个遥远的时代。书页上泛着淡淡的墨香,那是历史沉淀的味道。虽然我并非是古文字研究的专家,但通过这本书,我似乎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生命力在字里行间流淌。那些雕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历经风霜雨雪,却依然清晰可见,它们承载着一段段过往,诉说着一个个故事。我尤其着迷于那些精细的拓片,每一道线条,每一个笔画,都充满了力量和美感。我不禁想象,当年那些刻工是怀着怎样的心境,将这些文字镌刻在坚硬的石头上,又经过多少人的悉心保护,才得以让它们穿越千年,呈现在我们眼前。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碑帖,更像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探历史的深度,感受先人的智慧和技艺。虽然我无法辨识每一个字的意思,但从字体的结构和整体的布局,我都能感受到一种庄重与肃穆,一种对逝者的尊敬和对生者的启示。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一种无声的交流,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场沉浸式的艺术体验。那些经过精心挑选和整理的碑帖,不仅仅是文字的载体,更是精湛书法的艺术品。每一幅拓片都仿佛在诉说一段尘封的往事,而字迹本身则展现了作者不凡的书写功力。我被那些字体的变化所吸引,有些刚劲有力,如同刀劈斧砍;有些温婉流畅,似行云流水。我开始尝试去模仿,虽然我的技艺远不及古人,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汉字的魅力,体会到了笔墨在纸上运行的轨迹所带来的宁静与专注。这本书的装帧也非常考究,纸张的质感、印刷的清晰度,都为阅读体验增色不少。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些碑文的背景介绍,它们为我理解碑文的内容和历史背景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虽然我对历史细节的了解有限,但通过这些文字,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人物情感,以及人们对于生与死的思考。这是一种别样的阅读享受,它超越了单纯的文字解读,触及到了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当我翻开书页,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的书房,四周弥漫着墨香和历史的气息。那些精缮的碑帖,不仅仅是文字的记录,更是书法艺术的杰作。我被那些遒劲的笔画、严谨的结构所吸引,每一个字都仿佛充满了生命力,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我尝试着去临摹,虽然我的技艺尚浅,但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汉字独特的魅力,体会到了笔墨在纸上流淌的艺术之美。这本书的编纂者显然对碑帖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不仅精心地选择了碑文,还在拓片的质量上力求完美,让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每一个字的细微之处。我注意到,一些碑文的背景介绍,为我理解碑文的内容和历史背景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让我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古人对于生与死的思考,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以及对于亲情的珍视。这本书不仅拓展了我的视野,更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穿越时空的对话感。我并非是专攻历史或书法的人,但当我凝视着书页上那些饱经风霜的文字时,我却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将我拉回到那个遥远的时代。那些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每一个笔画都充满了力量和生命力,它们在时间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向我们诉说着一段段被遗忘的往事。我着迷于那些精美的拓片,它们以一种近乎真实的方式,将碑文的原貌展现在我的眼前。我能清晰地看到每一个字的结构,每一个笔画的起承转合,仿佛能触摸到当年刻工手中的凿子。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碑帖,更像是一扇通往历史的窗口,让我得以窥探那个时代的风貌,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感。我虽然无法完全理解碑文的内容,但从字体的风格和整体的布局,我能感受到一种庄重、肃穆,以及对逝者的崇敬。这是一种无声的交流,一种跨越千年的对话,让我对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敬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