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通信——通信基礎知識讀本 9787115204400 人民郵電齣版社

大話通信——通信基礎知識讀本 9787115204400 人民郵電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楊波 周亞寜著 著
圖書標籤:
  • 通信原理
  • 通信基礎
  • 通信工程
  • 網絡技術
  • 移動通信
  • 無綫通信
  • 信號處理
  • 信息論
  • 通信協議
  • 科普讀物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花晨月夕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204400
商品編碼:29883016251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09-05-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大話通信——通信基礎知識讀本

定價:42.00元

作者:楊波 周亞寜著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5-01

ISBN:978711520440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99kg

編輯推薦


推薦購買:漫話大數據(老狼繼《大話物聯網》《大話雲計算》之後又一本觸及IT熱點的力作) 推薦購買套裝:大話通信--通信基礎知識讀本 大話無綫通信 大話移動通信(套裝共3冊)(超值附贈cdma2000網絡優化典型案例分析)一本不走尋常路的專業圖書;一本銷售瞭30000冊的通信圖書;一本普及通信常識的好書;原來,通信也可以很好玩。

內容提要


本書是一本關於通信的基礎知識讀物,內容涉及通信的各個領域,從通信網絡的基礎架構到包括語音通信、數據通信、移動通信在內的各類通信技術,從通信的服務運營到通信在個人和傢庭以及行業和企業中的應用,從基礎設施建設到産品開發基礎,通俗地詮釋瞭通信的相關知識,並附有行業內的企事業單位和標準化組織等簡要介紹。 本書用獨特的行文風格,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嚮讀者講述通信的發展曆程,以獨特的視角說明通信的目的和方式,用漫畫式的插圖幫助讀者理解晦澀、枯燥的技術,嚮通信愛好者展示瞭通信高科技的巨大魅力,為初學者打開瞭一扇深入學習通信技術的大門。 本書以通信行業的管理人員和市場營銷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也可作為初入通信行業或者打算進入通信領域的非通信專業人員瞭解通信和學習通信知識的入門書。

目錄


目 錄

前言 話說“通信”基本概念 1

第1章 通信發展史 9
古代通信:信息溝通的起步 10
近現代通信:電磁通信和數字時代的起步 11
當代通信:移動通信和互聯網時代 14
未來通信:大融閤時代 15

第2章 用什麼實現通信 17
電信網中的通信工具 17
互聯網的通信手段 21
專業領域的通信工具 24
傢電中的通信工具 25

第3章 通信到底是乾嘛的 27
第1個問題:用什麼信息格式傳遞給對方——編碼 28
第2個問題:如何找到對方——尋址 30
第3個問題:信息傳遞的額外要求——網絡優化 31
額外的一個問題——人性化 33

第4章 說說“編碼” 34
開場白 34
從聲音到模擬信號 35
模數/數模轉換(A/D和D/A)、PCM和綫路編碼 38
復用與解復用 42
波特率和比特率 46
幾種典型數據技術的數據格式 47
數據包、幀和信元名稱的統一問題 56
圖像和視頻編碼 57

第5章 講講“尋址” 59
開場白 59
電話交換網的尋址 61
以太網內的尋址 63
IP網的尋址 65
怎麼會有這麼多地址? 73

第6章 談談“優化” 74
處處都有“優化”在 74
分工和職責——通信分層結構 76
一根綫“掰”成幾“瓣”用——復用技術 79
“排兵布陣”有講究——網絡拓撲研究 80
開車還是坐地鐵?——麵嚮連接和非麵嚮連接 81
不可忽視的“摩擦力”——傳輸損耗 84
“非誠勿擾!”——網絡安全基本概念 85
濃縮的,都是精華!——通信壓縮技術 90
服務,顧客至上!——通信服務質量 91
從幾個案例來看優化 92

第7章 通信網絡基礎框架透視 100
傳送網——一切通信網的基礎 101
語音網——百年曆史,成就卓著 101
數據網——通信新貴,未來之星 101
支撐網——默默無聞,鞠躬盡瘁 101
綜閤網——通信網中的混血兒 101
各種網絡的結構關係 102

第8章 通信網中的傳送介質和傳輸網 104
如何選擇傳送介質 104
從頻譜到帶寬 105
看得見的“綫”——有綫網絡的傳輸介質 106
有綫傳輸設備和網絡 110
彆拿空氣不當導體——無綫傳輸技術 115
高空孤獨的通信巨人——衛星通信 120

第9章 電話交換網 122
自動交換:就來自於那次“靈感一閃” 122
公眾電話交換網(PSTN) 123
交換機原理 129
作戰圖——程控交換機的路由 131
作戰部署——信令 132
無所不能的智能網 137
PSTN用於數據接入的三種武器 141

第10章 數據通信 145
還從電話網的銅綫開始——xDSL 145
分組網PSPDN 146
透明鏈路傳送網——DDN 147
局域網互連的技術——幀中繼(FR) 149
學院派經典技術——ATM 150
IP over SDH——驢唇對上瞭馬嘴?! 156
語音數據的“雜交”技術——MSTP 158
光縴進入韆傢萬戶的希望之星——無源光網絡 159
用電視網傳送數據——CATV的雙嚮改造和數據應用 161
老楊有話說——從數據通信到IP通信 162

第11章 路由與交換 163
IP網的鋼筋混凝土——HUB、以太網交換機和路由器 163
路由的發現——路由協議 168
ICMP:IP網檢測基本工具 174
IP通信的未來——MPLS 176

第12章 互聯網通信 177
互聯網的誕生 177
IP技術在互聯網中成功的訣竅 179
韆變萬化的接入方式 180
互聯網內容的主要載體——IDC 181
E-mail——互聯網的經典應用 183
、與門戶網站 184
BBS、FTP、Tel 185
即時通信——有事兒您Q我! 185
搜索引擎 186
電子商務、的網和支付寶 187
遠程教學和遠程醫療 189
網絡遊戲——玩傢的天堂 189
垂直行業和區域門戶迅速崛起 190
互聯網應用2.0時代 190
老楊有話說——互聯網的未來 191

第13章 移動通信 193
先搞清楚“輩分” 193
1G——充滿夢想的一代 194
GSM創造曆史 194
CDMA打破壟斷格局 197
專用業務移動調度係統——數字集群 198
“小靈通”橫空齣世 199
“大靈通”曇花一現 200
移動直放站和室內分布——目標:沒有盲區! 201
3G姍姍而來 202
4G——給未來許一個願吧 207
移動網增值業務 210

第14章 個人和傢庭的通信 215
固定電話及其衍生的數據接入技術 215
個人移動通信 216
電力綫也能上網?Yes! 217
利用有綫電視電纜的通信新技術 217

第15章 行業和企業的通信 219
行業和企業裏的語音通信 220
企業IP應用 227
視頻會議係統 229
老楊有話說——行業和企業通信帶給我們的啓示 231

第16章 豐富的電信業務 232
電信業務的定義和分類 232
基礎電信業務 233
增值電信業務 235
增值業務舉例 236
老楊有話說——業務描述的苦衷 245

第17章 運營支撐和管理計費 246
同步——讓通信網有統一的時鍾 246
認證和鑒權——通信網準入策略 248
網絡管理——通信網忠實守護神 249
韆變萬化的電信計費模式 251
運營商之間的互連互通與結算 253
通信網的運營維護 256
運營商繳費係統 258
電信運營商的那些事兒 258

第18章 業務融閤與統一通信 261
“分離”的理念:從一個茶館的故事開始 261
幾種IP呼叫信令——百舸爭流 266
VoIP——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270
NGN——萬般業務競自由 271
軟交換的技術實現——對外開放,對內搞活 275
實時傳輸協議(RTP)——鷹擊長空,魚翔淺底,媒體實時流 278
IP網絡的語音編碼——誰主沉浮? 279
IMS——移動網中的軟交換 280
業務新目標——滾滾長江東逝水,統一通信成主流 282
IP-PBX——欲窮韆裏目,更上一層樓 283
分布式呼叫中心——化整為零新理念 284
ICT——CT與IT漸行漸近 285

第19章 通信網常見設施 287
機房與裝修 287
機房監控 288
電信設備 288
工控機和服務器 289
綫纜 289
常見物理接口和接頭 289
DDF、ODF與MDF 291
空調 291
電源、電池與UPS 291
老楊有話說——獻給通信網中的“小草”們 292

第20章 通信産品開發基礎 293
智能性與産品開發 293
嵌入式與非嵌入式係統 294
基於PC或者服務器的通信産品開發基礎 295
嵌入式係統的開發 298
關於産品的認證 309
通信産品開發的思路 310
老楊有話說——關於中國自主知識産權的“一聲嘆息” 312

第21章 相關國際標準化組織 314

第22章 通信企事業單位簡介 320
通信行業的價值鏈條 320
工業和信息化部 323
主要電信運營商 323
增值服務提供商 325
設備製造商 326
內容提供商(ICP) 331
信息服務/係統集成商 332
谘詢公司 333

後記 性格決定命運 334

作者介紹


楊波,曾先後供職於多傢知名通信企業,在通信領域工作10年,積纍瞭豐富的實踐經驗,在國內數據通信領域領域、軟交換領域享有一定知名度。周亞寜:曾先後供職於多傢知名國內運營商,在通信領域工作11年,積纍瞭豐富的數據網絡,尤其是IP網絡的建設、管理和運維經驗,是目前新中國聯通網絡工程師。

文摘








序言



《信息之潮:穿越數據洪流的導航圖》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身處一個前所未有的連接世界。從掌心的智能手機到遍布全球的互聯網,通信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廣度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它如同看不見的血管,輸送著信息,驅動著社會,改變著世界。然而,在這看似觸手可及的便捷背後,隱藏著一套復雜而精密的運行機製。究竟是什麼讓韆裏之外的問候瞬間抵達?是什麼讓視頻通話流暢無礙?又是什麼支撐起瞭我們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數字服務? 《信息之潮:穿越數據洪流的導航圖》旨在揭開通信技術的神秘麵紗,帶領讀者踏上一場探索信息奧秘的旅程。本書並非枯燥的技術手冊,而是力求以生動有趣、深入淺齣的方式,描繪齣通信領域壯麗的全景圖。我們不關注某個特定通信協議的細節,也不深入探討某個設備的內部構造,而是著眼於通信的本質、發展的脈絡以及對我們社會産生的深遠影響。 第一篇:信息之源——通信的基石 萬物皆有起源,通信亦然。在本篇中,我們將追溯通信的演進曆程,從古老的烽火狼煙、信鴿傳書,到電報、電話的誕生,再到無綫電的劃時代意義,直至如今高速互聯的數字時代。我們將探討信息在傳輸過程中是如何被編碼、調製和解調的,理解不同信息載體(如電磁波、光縴)的特性以及它們在通信中的作用。我們會介紹一些基本的概念,例如信源、信道、噪聲、帶寬等,它們是理解信息傳輸效率和質量的關鍵。您將瞭解到,即使是最簡單的文字信息,在傳輸前也經曆著嚴謹的“翻譯”過程,以確保其準確無誤地抵達目的地。我們將以宏觀的視角審視這些基礎原理,理解它們如何構成現代通信網絡的骨骼。 第二篇:連接的藝術——網絡時代的脈絡 信息不再是孤立的點,而是通過一張無形的巨網連接在一起。本篇將聚焦於通信網絡,解析其結構、組成以及工作原理。我們將探討不同的網絡類型,如局域網(LAN)、廣域網(WAN),以及互聯網的架構。您將瞭解到,我們日常使用的Wi-Fi、手機網絡(2G、3G、4G、5G)背後,是龐大而復雜的通信基礎設施在支撐。我們將介紹一些核心的網絡技術,例如分組交換(Packet Switching)和電路交換(Circuit Switching)的原理,理解它們在數據傳輸中的優勢與劣勢。本書將闡釋路由器、交換機等關鍵網絡設備的作用,以及它們如何在海量數據中指引方嚮,確保信息能夠高效、準確地到達目標。我們還將觸及網絡協議的概念,理解它們是如何在不同設備和係統之間建立“共同語言”,實現順暢通信的。 第三篇:信息的律動——無綫世界的奧秘 無綫通信是現代通信最激動人心的部分之一。本篇將深入探索無綫電波的奇妙世界。我們將介紹電磁波的頻譜劃分,以及不同頻段如何被用於不同的通信場景,從廣播電視到手機通信,再到衛星導航。您將瞭解到,我們為何能通過手機與世界連接,無綫電信號又是如何穿梭於空氣中的。我們將探討無綫通信中的一些挑戰,例如信號衰減、乾擾和多徑效應,以及人們為瞭剋服這些挑戰所采取的各種技術手段。本書將介紹一些關鍵的無綫通信技術,例如調頻(FM)、調幅(AM)等調製方式,以及它們如何將信息“搭載”在電磁波上進行傳輸。我們還將展望無綫通信的未來,例如5G的超高速度和低延遲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第四篇:光之信使——光縴通信的輝煌 當信息需要以極高的速度和容量進行長距離傳輸時,光縴通信便成為不二之選。本篇將揭示光信號如何在縴細的玻璃縴維中傳遞,構成現代通信的“高速公路”。我們將介紹光縴的結構和工作原理,理解光信號是如何在內部反射並傳輸的。您將瞭解到,正是光縴通信,支撐起瞭互聯網的骨乾網絡,以及全球範圍內高速數據傳輸的需求。我們將探討光信號的産生、傳輸和接收過程,以及光通信中涉及的一些關鍵技術,例如光源(激光器、LED)、探測器以及光放大器。本書將勾勒齣光縴通信在現代信息社會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它在未來通信發展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第五篇:數據的力量——通信的未來圖景 通信技術的發展從未止步。本篇將放眼未來,探討通信領域正在孕育的新技術和新趨勢。我們將展望物聯網(IoT)的興起,理解萬物互聯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您將瞭解到,智能傢居、自動駕駛、智慧城市等概念,都離不開通信技術的飛躍。我們將討論大數據、人工智能(AI)與通信的融閤,以及它們將如何推動通信網絡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本書還將觸及一些前沿領域,例如量子通信的潛力,以及它可能為通信安全帶來的革命性變革。我們還將探討通信技術在解決全球性問題中的作用,例如縮小數字鴻溝、促進可持續發展等。 《信息之潮:穿越數據洪流的導航圖》希望成為您理解這個信息時代的一盞明燈。它將幫助您構建起通信知識的框架,理解那些支撐我們數字生活的底層邏輯。無論您是初次接觸通信領域,還是希望係統梳理知識,本書都將為您提供一條清晰的路徑,讓您能夠更好地理解信息,駕馭信息,並在這個日益互聯的世界中遊刃有餘。我們將通過引人入勝的敘述,結閤生活中的實際案例,讓抽象的技術概念變得生動具體,最終幫助您成為一個更懂信息、更具洞察力的時代公民。

用戶評價

評分

(十) 作為一個對信息科學領域充滿熱情的人,我一直渴望能夠深入瞭解通信的奧秘。然而,通信領域的技術術語和概念往往讓人望而生畏。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標題“大話通信——通信基礎知識讀本”時,我仿佛看到瞭希望的曙光。這本書的ISBN號是9787115204400,這個編碼仿佛是通往知識殿堂的一把鑰匙。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一種生動有趣、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揭開通信的神秘麵紗。我期待它能夠幫助我建立起對通信技術最基本、最紮實的理解,為我日後深入學習更復雜的通信理論和技術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本書的定位,與我目前的學習需求非常契閤。

評分

(九) 通信技術日新月異,但萬變不離其宗。我一直覺得,要想真正理解那些最新的通信技術,就必須先掌握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原理。這本書的名字“大話通信——通信基礎知識讀本”,恰恰擊中瞭我的這個需求點。我希望它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娓娓道來,將通信領域的深奧知識,用一種輕鬆、易懂的方式呈現給我。我希望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教科書,而是一本能夠激發我學習興趣、引導我深入思考的讀物。我期待它能夠成為我理解通信世界的一本“指南針”,讓我能夠在這個復雜領域中,找到方嚮,穩步前進。

評分

(四) 收到這本書後,我仔細觀察瞭封底的齣版社信息,人民郵電齣版社,這可是業內非常有名的科技類齣版社瞭,齣版過很多經典的計算機和通信類書籍。這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質量和專業性有瞭初步的信心。一般來說,像人民郵電齣版社這樣的機構,在圖書的選題、審稿、編輯等方麵都有著非常嚴格的標準,他們齣版的書籍,往往在內容的準確性和深度上都有一定的保障。所以,光是看到齣版社的名字,我就覺得這本書應該不會差到哪裏去,至少在內容的嚴謹性上,是可以信賴的。我希望它能一如既往地保持人民郵電齣版社一貫的齣版風格,為讀者帶來高質量的知識內容。

評分

(二) 我一直對通信這個領域充滿好奇,但總是覺得它像一團迷霧,各種專業名詞和概念讓人望而卻步。這次偶然看到這本書,標題就很吸引人,“大話通信——通信基礎知識讀本”,聽起來就很接地氣,好像不是那種高高在上、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教科書。我拆開包裝後,迫不及待地翻看瞭目錄,看到裏麵涵蓋瞭從最基本的通信原理到一些熱門的通信技術,感覺非常全麵。更重要的是,它不是那種純粹的理論堆砌,而是以一種“讀本”的形式呈現,這讓我對它的閱讀體驗充滿瞭期待。我希望它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復雜的通信概念解釋清楚,讓我這個“小白”也能看得懂。有時候,一本好的入門書,比一本包羅萬象但晦澀難懂的書更有價值。它能點燃你的興趣,為你打開一扇門,讓你願意繼續往裏走,去發現更多精彩。這本書的定位,恰恰是我一直在尋找的。

評分

(八) 我一直認為,學習任何一門技術,打好基礎是至關重要的。在通信領域,尤其如此。各種新技術的齣現,往往都是在傳統基礎的之上進行演進和創新。所以,我對於能夠係統性地講解通信基礎知識的書籍,一直抱有很高的期望。這本書,從它的標題“大話通信——通信基礎知識讀本”來看,似乎就非常有潛力成為我的“基石之書”。我希望能通過它,對通信的本質、基本原理、關鍵技術有一個全麵而深入的理解。我期待它能夠用一種我能夠理解的方式,將那些復雜的概念梳理清楚,讓我能夠融會貫通,而不是停留在“知道”的層麵,而是能夠真正“理解”。

評分

(五) 我是一個對新技術充滿渴望的學習者,每次看到通信領域層齣不窮的新名詞、新概念,都感到興奮又焦慮。這本書的ISBN是9787115204400,這個數字編碼本身並沒有太多含義,但它代錶著這本書的正式身份,也是我能夠找到它的一個綫索。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夠通過它,係統地梳理和鞏固我對通信基礎知識的理解。我深知,在快速發展的通信技術麵前,紮實的基礎是應對一切變化的關鍵。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建立起一個清晰、完整的通信知識體係,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學習那些更前沿的技術。這就像蓋房子,地基打得牢,上麵的樓纔能蓋得高,蓋得穩。

評分

(七)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當我收到它的時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它簡約而不失科技感的封麵。封麵的色彩搭配很舒服,文字的排版也顯得十分專業。打開書頁,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不是那種廉價的、容易泛黃的紙張,而是略帶韌性的、印刷清晰的道林紙。我個人對書籍的裝幀設計是很看重的,因為我認為一本精美的書籍能夠提升閱讀的愉悅感,甚至會影響我投入學習的程度。一本糟糕的書籍裝幀,即使內容再好,也容易讓人産生抵觸情緒。這本書在裝幀上的用心,無疑為我的閱讀體驗增添瞭不少色彩,它讓我感覺自己購買的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物品。

評分

(六) 我是一名對技術有著強烈好奇心的業餘愛好者,平常也會在網上搜集一些通信相關的資料,但總是碎片化、不成體係。看到這本書的標題和定位,我感覺它非常適閤我這種想要係統學習的人。我尤其看重的是它“讀本”的定位,這意味著它應該不是那種艱深晦澀的學術專著,而是更側重於普及和理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循序漸進地講解通信的各個方麵,從最基礎的信號傳輸到復雜的網絡協議,都能夠用清晰的語言和恰當的比喻來解釋,讓我能夠真正理解其中的原理,而不是死記硬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踏入通信世界的一塊敲門磚,讓我能夠自信地去探索更廣闊的領域。

評分

(三) 這本書的齣版日期是2010年,說實話,在信息爆炸的時代,8年前的書籍在技術更新如此之快的通信領域,是否還能跟得上步伐,這確實是一個我比較關心的問題。然而,我更傾嚮於相信,通信的基礎知識,那些最核心、最根本的原理,是不會隨著時間而輕易過時的。畢竟,萬丈高樓平地起,再先進的技術,也離不開那些最基礎的物理定律和數學模型。所以,即使這本書的齣版時間不算很近,但隻要它在基礎知識的講解上足夠紮實、透徹,那麼它就依然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我更關注的是它對這些基礎知識的梳理和講解是否清晰、係統,是否能夠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個牢固的知識框架。如果這本書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即使其中涉及的一些技術細節可能已經有所發展,但其傳達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思路,仍然是寶貴的財富。

評分

(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我挺喜歡的,那種簡約卻不失專業的風格,讓我第一眼就覺得它是個“有料”的傢夥。拿到手裏,紙張的觸感也很好,不是那種廉價的、摸起來滑溜溜的紙,而是有點韌性,印刷的字跡清晰,墨色濃鬱,翻閱的時候也不會有那種刺鼻的油墨味,這一點對長時間閱讀來說非常重要,畢竟眼睛和鼻子都得伺候好嘛。我一直覺得,一本好的技術書籍,除瞭內容本身,外在的包裝和觸感也是能影響閱讀體驗的。想象一下,一本厚重的技術巨著,如果用那種薄薄的、容易褶皺的紙張印刷,那得多讓人掃興。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不錯,至少在最開始的時候,它就建立瞭我對它好感的基石。我不是一個特彆追求形式的人,但好的細節總能讓人心生愉悅,也更能激發我深入探索書本內容的動力。這本書在這一點上,可以說是一個不錯的開端,它讓我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去翻閱,去感受它想要傳達的東西,而不至於在觸感上就産生排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