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前言
01肖邦:家世
02肖邦的生日究竞是哪
03肖邦出生前波兰已失去独立地位
04青年肖邦和辉煌风格
05几位德国音乐家以及诗人海涅眼中的肖邦
06珍贵的记忆——几个学生忆肖邦
07肖邦关于弹奏他自己作品的提示
08严师肖邦
09历史新发现纠正了肖邦传记中原有的错误
10莫舍莱斯与肖邦
11肖邦与他爱过的四位女性
12作为钢琴家的肖邦
13作为钢琴教育家的肖邦
14伟大的肖邦——波兰大地之子
15三位波兰专家谈肖邦练习曲的原创性
……
这部文集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幅立体生动的肖邦画像。书中既有涉及肖邦家世、所处时代背景的描写,也有他的双和师长、友人的叙述;既有对肖邦学习生涯和举办音乐会的介绍,也有描述他的恋爱经历和享受爱情与友情的篇章。书中关于**肖邦钢琴比赛以及肖邦风格的阐述,对准确理解"肖邦"、演奏"肖邦"颇有助益。选编几篇关于波兰音乐家的文章,是因为这些音乐家深爱肖邦,致力于传承肖邦的音乐。
梁全炳: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俄文专业、华沙大学波语系。曾供职于外交部、社科院、文化部并任驻波文化参赞。翻译家、获“波兰文化功勋章”和“光荣归于艺术家功勋章”。
姚曼华:毕业于外交学院、长期供职于外交部,曾常中国驻波兰大使馆。波兰共和国“骑士十字勋章”获得者。
梁镝:毕业于上海海运学院。曾任职于中国对外运输总公司、空中客车中国公司等,从事管理兼翻译。参与过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的电视转播工作。
这部文集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幅立体生动的肖邦画像。书中既有涉及肖邦家世、所处时代背景的描写,也有他的双和师长、友人的叙述;既有对肖邦学习生涯和举办音乐会的介绍,也有描述他的恋爱经历和享受爱情与友情的篇章。书中关于**肖邦钢琴比赛以及肖邦风格的阐述,对准确理解"肖邦"、演奏"肖邦"颇有助益。选编几篇关于波兰音乐家的文章,是因为这些音乐家深爱肖邦,致力于传承肖邦的音乐。
梁全炳: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俄文专业、华沙大学波语系。曾供职于外交部、社科院、文化部并任驻波文化参赞。翻译家、获“波兰文化功勋章”和“光荣归于艺术家功勋章”。
姚曼华:毕业于外交学院、长期供职于外交部,曾常中国驻波兰大使馆。波兰共和国“骑士十字勋章”获得者。
梁镝:毕业于上海海运学院。曾任职于中国对外运输总公司、空中客车中国公司等,从事管理兼翻译。参与过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的电视转播工作。
序
前言
01肖邦:家世
02肖邦的生日究竞是哪
03肖邦出生前波兰已失去独立地位
04青年肖邦和辉煌风格
05几位德国音乐家以及诗人海涅眼中的肖邦
06珍贵的记忆——几个学生忆肖邦
07肖邦关于弹奏他自己作品的提示
08严师肖邦
09历史新发现纠正了肖邦传记中原有的错误
10莫舍莱斯与肖邦
11肖邦与他爱过的四位女性
12作为钢琴家的肖邦
13作为钢琴教育家的肖邦
14伟大的肖邦——波兰大地之子
15三位波兰专家谈肖邦练习曲的原创性
……
我一直认为,要真正领会肖邦的音乐精髓,光靠跟着老师的指点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些背景知识的沉淀。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它对肖邦晚年流亡巴黎后创作心态的分析,简直是一针见血。书中有一段文字描述了他在巴黎的社交圈子和他作为一个流亡者的复杂心境,这直接解释了为什么他的后期作品,比如一些奏鸣曲和叙事曲,会带有一种近乎绝望的宏大叙事感,而不仅仅是早期作品中那种纯粹的浪漫主义抒情。读完这部分内容,当我再回到乐谱上时,我对那些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跑动和突如其来的强弱对比,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那不是炫技,那是内心情绪的爆发。而且,这本书在引用一些历史资料时非常谨慎,每一条关于肖邦生平的论述都有清晰的出处标注,可见作者在资料搜集和考证上的严谨态度,这让我对书中的内容深信不疑。
评分这本乐谱集简直是钢琴学习者的福音,光是看到那个厚实的装帧和清晰的印刷,我就知道这不是那种随便印印就拿出来卖的盗版货。内页的纸张质量非常上乘,即便是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有那种刺眼的油墨味,这对需要长时间对着谱子练习的我们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我最欣赏的是它对肖邦那些耳熟能详的练习曲和圆舞曲的处理,那些复杂的指法标记和力度记号,标注得极其详尽到位,简直就像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坐在旁边手把手地指导你一样。我前段时间还在为某个和弦的转换感到别扭,但翻开这本书后,对照着那些细致入微的脚踏(延音踏板)指示,我立刻就找到了感觉,演奏出来的音乐层次感和歌唱性一下子就出来了。对于初学者来说,它没有直接堆砌那些晦涩难懂的巴赫赋格,而是选择了肖邦最富旋律性和感染力的入门作品,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继续钻研下去的兴趣。可以说,光是这套曲目的编排和排版艺术,就值回票价了,绝对是值得收藏和反复使用的工具书。
评分说实话,我最初买这本书的时候,是冲着那个“肖邦与波兰音乐家”的副标题去的,本以为会是那种严肃的学术研究或音乐史论著。结果打开一看,发现它的内容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得多。它不仅仅是曲谱的堆砌,而是巧妙地将肖邦的生平片段、他与同期波兰艺术家的交往轶事穿插在了选曲的注释之中。比如,在讲解《夜曲》的时候,作者会引用当时流传的关于肖邦对故乡瓦尔苏瓦的思念的小故事,这让我在演奏时,能更深层次地理解到旋律背后的情感基调,不再是机械地敲击琴键。这种“情景再现式”的教学方式,对我这种侧重情感表达的演奏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而且,那些关于波兰民间音乐元素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肖邦创作风格的分析,非常具有洞察力,它帮助我认识到,肖邦的音乐之所以具有那种独特的忧郁和贵族气质,是与其深厚的民族文化根源密不可分的。这本书成功地架起了“演奏技术”与“人文理解”之间的桥梁。
评分坦白说,我手里已经有好几套不同的肖邦曲谱了,但这一本给我带来的“新鲜感”是前所未有的。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没有把自己定位成“终极权威”,而是提供了一种多维度的解读视角。除了标准的五线谱外,它还附带了一些针对波兰民间舞曲节奏的解析图,这对理解玛祖卡和波兰舞曲的独特韵律至关重要。我记得有一次我在练习一首玛祖卡时,总是掌握不好那种特有的“三拍子里头含着二拍子的感觉”,但这本书里用图形化的方式将波兰民族节奏的切分和重音变化标示了出来,我一下子就明白了那些看似不协调的节奏律动是如何产生的。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许多钢琴家在演奏肖邦时,常常会陷入德奥浪漫主义的框架里去理解,而忽略了音乐中浓郁的东欧风情。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纯粹、更具地域色彩的肖邦音乐世界的大门。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可以说是充满了古典美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那种深沉的墨绿色封面,配上烫金的肖邦侧影浮雕,显得格外典雅肃穆。我特别喜欢它附赠的那张介绍肖邦生平的插画集,虽然篇幅不大,但里面挑选的肖邦肖像和他在巴黎沙龙演奏的照片都非常经典。对于我这种对音乐史不太敏感的“技术流”爱好者来说,这些视觉材料极大地丰富了我的阅读体验。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基础入门”部分做得非常扎实,它不像一些国内出版的教本那样,直接跳到高难度的练习,而是从最基础的手型稳定性和音阶的均匀性开始抓起,讲解得非常细致,甚至连手指触键的角度都有图示说明。我尝试着用书里介绍的“轻盈抬指法”练习了一周,感觉我的音色清晰度确实有了显著提升,那些原本听起来有些“糊”的琶音现在变得干净利落多了。这本教材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得到了完美的平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