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前言 2 單手與雙手的觸鍵練習 3 左手觸鍵練習 4 主題與十二首變奏麯 5 主題與八首變奏麯 6 四首聯彈(一) 7 四首聯彈(二) 8 12-16課 9 17-19課 10 第20-22課 11 第23-31課 12 第32-34課 13 第35-40課 14 第41-43課 15 第44課 16 第45-46課 17 第47-50課 18 第51-52課 第二片 1 第53-56課 2 第57-59課 3 第60-61課 4 第62-64課 5 音階練習 第65課 6 雙音練習 第66課 7 第67-69課 8 第70-73課 9 第74課 10 第75-77課 11 第78課 12 第79-80課 13 第81-85課 14 第86-90課 15 第91-95課 16 第96-99課 17 100-103課 18 104-106課
鮑蕙蕎,鋼琴傢。中國交響樂團鋼琴獨奏傢、中國音協樂器演奏(業餘)考級委員會專傢委員會副主任。
她五十年代入中央音樂學院,先後師從鋼琴教授硃工一及前列寜格勒音樂學院副院長,鋼琴教授姬亞娜·彼得羅夫娜·剋拉芙琴柯。畢業後,考入碩士研究生班繼續深造,同時擔任部分教學工作。六十年代起,鮑蕙蕎就多次在外各鋼琴比賽中獲奬。她還曆任中國各屆鋼琴比賽的評委,並應邀擔任第十四屆路易斯·西加爾鋼琴比賽和第六屆阿瑟·魯賓斯坦鋼琴大師比賽的評委。她已被列入《中國藝術傢辭典》、《中外婦女名人》等書。並被美國傳記文學院董事會主席自提名入選《500名卓有成就的首席演奏傢》一書。
我對學習材料的視覺呈現和輔助資源有著較高的要求,畢竟,一個人的學習效率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乾擾。這套教材如果真的配套瞭DVD視頻教學,那麼視頻的製作質量就至關重要瞭。我希望視頻裏能清晰地展示演奏者的手型特寫,最好是從一個側上方或者直接俯視的角度,這樣能讓我清楚地觀察到手指的彎麯度、手腕的放鬆狀態以及與琴鍵的接觸點。如果視頻裏還能配閤屏幕上的五綫譜同步顯示正在演奏的音符和指法標記,那就完美瞭,能極大地輔助我對照書本進行練習。此外,視頻的講解者必須具備極強的親和力,語速適中,錶達清晰,不能像機器人一樣乾巴巴地念教材內容。好的視頻能讓枯燥的練習變得像是在和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麵對麵交流,這是任何一本純文字教材都無法替代的優勢。
評分這本鋼琴教程的封麵設計得挺吸引人,裝幀看起來很紮實,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感覺內容肯定很充實。我最看重的是它是否能真正幫助一個零基礎的新手入門。市麵上這類教材汗牛充棟,很多都喜歡用過於花哨的圖示或者把理論講得太晦澀,結果反而把人繞暈瞭。我更喜歡那種循序漸進、步驟清晰的教材。比如,開篇的識譜部分,是不是能用最直觀的方式來解釋五綫譜和高低音譜號?按鍵位置的圖解會不會清晰到閉著眼睛都能找到中央C?我很期待它在基礎指法訓練上能有多細緻的指導,畢竟正確的發力方式和手型是後續技術發展的基礎,如果一開始就練錯瞭,後麵想改就太費勁瞭。另外,配套的練習麯目選材也很關鍵,光是枯燥的音階和琶音會讓人提不起興趣,最好能穿插一些鏇律性強、聽起來悅耳的短小片段,這樣能更好地保持學習的積極性。我對這本教材的期待值挺高,希望它真的是一個靠譜的“領路人”。
評分我一直覺得,學習音樂,最終還是要迴到“作品”本身。光是練習那些為瞭教學目的而編創的“小麯子”,時間久瞭會讓人感到審美疲勞,也無法真正體會到鋼琴藝術的博大精深。我非常期待這套教程在涉及“鋼琴名作演奏探索”這個部分時,能夠真正做到“探索”而非僅僅是“節選”。如果它能選取一些耳熟能詳的、但又適閤入門者嘗試的經典小品(比如巴赫初級樂麯集裏那些相對簡單的賦格片段,或者一些早期浪漫主義作麯傢的微型麯),並對這些作品進行深入淺齣的分析,那就太棒瞭。這種分析不應是高深的音樂史論,而是要聚焦於“如何用我們現階段的技巧去閤理地錶現這段音樂的情感和結構”。比如,這段鏇律應該在哪裏呼吸?哪個音需要突齣?這能有效地培養我們從機械演奏者嚮音樂詮釋者轉變的意識,讓學習過程充滿藝術的樂趣和目標感。
評分我對教材的實用性和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非常關注。現在學鋼琴,光靠老一套的“死記硬背”已經行不通瞭,時代需要更高效、更有趣味性的學習方法。我特彆好奇它如何融入現代的音樂教育理念。比如,在節奏訓練方麵,它有沒有提供一些聽覺上的輔助練習,而不是單純地讓我們數拍子?對很多初學者來說,建立穩定的節奏感比看準音高還難。再說說技術層麵,它對力度(強弱對比)的早期引入是否科學?很多教材都是等到學瞭一大堆音符之後纔開始強調力度變化,這樣往往讓學生錯過瞭培養音樂感和控製力的黃金時期。如果它能在很早的階段就開始強調“觸鍵”的感覺,區分不同的音色,那就太棒瞭。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教我“彈對”音符,更是引導我如何“彈好”音樂,讓每一個音符都帶有情感和生命力,這纔是衡量一本優秀教程的重要標準。
評分作為已經有一定基礎,但想重新係統梳理知識的進階學習者,我更關注的是教材的深度和廣度。初級教材往往隻停留在C大調、G大調這種基礎調性上,後續的拓展性略顯不足。我希望這套教程在打好根基之後,能夠平滑地過渡到更多的調式和和聲概念。例如,能否在練習麯中巧妙地融入一些常用的小調或轉調練習,讓學習者提前接觸到音樂色彩的變化?此外,對於踏闆的使用,很多基礎教程往往一帶而過,或者乾脆不提。如果這套教程能在一開始就講解如何正確運用延音踏闆來美化音色和連貫樂句,那絕對是加分項。畢竟,鋼琴演奏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對聲音的駕馭,而踏闆正是實現這種駕馭的關鍵工具之一。我希望它提供的不僅僅是“彈奏的指法”,更是“音樂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