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汉语体态语词典
定价:30.00元
作者:朱一之
出版社:华语教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1381318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无
内容提要
体态语属于无声语言的一种。体态语的英文名是Body Languagc,也称“肢体语”“身势语”“人体语”“态势语”等等。
什么是体态语?体态语,在不同的著作中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说,体态语指的是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和动作。有人说,是指运用面部表情、眼神、手势、体姿、动作等传播信息的无声语言。也有人说,体态语就是指进行交流对话的双方不只是单纯地张口说话,而且配合身体姿态来传递思想和信息的一种语言表达方法。尽管表达不同,质一样,都是指利用身体动作、面部表情表达情感 、交流信息的,是一种无声语言。
目录
无
作者介绍
无
文摘
无
序言
无
我最近开始尝试在对外交流中使用更精准的肢体语言,希望避免因为文化差异导致的误会。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本土化”沟通方式的大门。我比较好奇的是,体态语的“规范化”程度如何?我们学习语法规则时,有明确的对错之分;但体态语似乎更像是一种“惯例”或“习惯”。例如,一个人说话时手势幅度过大,在某些文化里会被认为是热情洋溢,但在另一些场合可能被解读为轻浮或失控。这本书会如何界定这些“恰当”与“不恰当”的体态?我更倾向于相信,它会提供一个“可接受范围”的描述。另外,我关注到作者名字中的“RT”,这是否代表了某种研究背景或侧重方向?如果这本书是基于大量的田野调查和真实录像分析得出的结论,那么它的权威性会大大增强。我希望它能包含一些比较“隐晦”或“潜意识”的动作,那些人们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的身体语言,因为这些往往才是最能暴露真实想法的部分。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非语言沟通领域的爱好者,我接触过不少西方关于肢体语言的著作,但大多是基于欧美文化背景的解读。因此,这本专注于“汉语”体态语的词典对我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常常在与长辈交流时感到困惑,明明他们嘴上说着“没事”,但那种轻轻地摇头或者眼神的闪躲,让我知道事情并非如此简单。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深入的文化溯源,解释为什么某些体态在古代就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那将是极大的加分项。比如,古代“叩指礼”中,不同数量的指头敲击桌面代表的含义迥异,这背后一定蕴含着深厚的礼制思想。我期待看到的是系统性的整理,而不是零散的片段汇编。理想情况下,它应该能提供一个索引,让我可以根据某个情景(比如“表达不满”、“表示赞同”)去查找相应的体态表达,形成一个从“意图”到“动作”的检索路径。这比从“动作”到“意图”的传统词典编排方式,可能更符合日常使用者的需求。如果这本书能做得很扎实,它绝对会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工具书。
评分说实话,我对于这类语言学研究性质的书籍,常常担心会过于晦涩难懂,充满了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理解的术语。我的期望是,这本《汉语体态语词典》能够找到一种平衡:既要保持学术的严谨性,又要确保普通读者能够理解和应用。我希望它在解释每一个体态词条时,不仅要给出精确的定义,还要配上生活化的场景模拟。比如,不是简单地写“‘摸鼻梁’表示思考”,而是描述一个具体画面:“在谈判桌上,当甲方提出一个难以接受的提议时,乙方代表微微低下头,用食指轻轻触碰鼻梁中点,眼神略微游离,这是在内部权衡利弊,表示尚未做出最终决定。”这种叙事性的解释,远比冰冷的定义更有助于记忆和迁移应用。如果作者能加入一些历史上的案例对比,说明某个体态是如何随着时代变迁而演化出新意的,那就更具深度了。总而言之,我期待它是一本既能“查阅”又能“阅读”的、富有生命力的语言工具书,帮助我真正做到心口如一、表里如一的有效沟通。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实物时,我的第一感觉是它的装帧设计相当雅致,虽然内容听起来偏向学术研究,但拿在手里却感觉很亲切。翻开内页,我立刻被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所折服。它似乎不仅仅是在罗列各种动作,而是在构建一个完整的“身体语言地图”。我随机翻到一页,里面详细描述了“摊手”这个动作在不同语境下的微妙差异。在表示“无可奉告”时,它可能伴随着眼睛的微微上抬和肩膀的轻微耸动;而在表达“我没辙了”时,手掌张开的角度会更朝上,并且动作幅度更大,可能还伴随着一声叹息。这本书的难点可能在于,体态语的解读往往受到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甚至当下情绪的制约。如果作者能够提供这些细微的语境区分,那这本书的价值就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动作字典”,而更像是一部社会行为学的小型百科全书。我一直认为,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就必须潜入其文化的深水区,而体态语无疑是水下最活跃的暗流。我希望作者能告诉我,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这些传统的体态表达方式是否正在被简化或取代,以及新的“网络体态语”(比如表情包)是否也有所涉猎,尽管这可能超出了传统词典的范畴,但作为一个读者,我希望能看到更广阔的视野。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乍一听起来就很有意思,“汉语体态语词典”,光是这个名字就勾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语言这东西,远不止我们用嘴巴说出来的那些字词。你看那些电影或者电视剧,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手势,比长篇大论的对白更能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本书显然是深入挖掘了汉语世界里这个被常常忽略却又无比重要的组成部分——体态语。我猜想,它大概收录了大量日常交流中,那些约定俗成的、或者带有地域特色的身体动作、面部表情所代表的含义。比如,北方人习惯性的摸鼻子可能代表思考或犹豫,而南方某些地区的特定手势又有着完全不同的解读。我尤其期待看到书中对于一些传统礼仪中的体态描写,像是古代文人相会时的拱手礼,现代商务场合中的握手分寸等等,这些都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一本好的词典,不仅要收录“是什么”,更要解释“为什么”以及“在什么情境下使用”。希望这本书能帮我更好地理解“读懂”那些沉默的交流信息,让我的语言学习更上一层楼,真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如果它能提供丰富的图示或者案例分析,那就更完美了,毕竟体态语是视觉化的,文字描述再精确,也不如直观的画面来得深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