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学生实用英汉汉英大词典-第3版 |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1-01 |
| 作者:刘锐诚 | 译者: | 开本: 64开 |
| 定价: 48.00 | 页数: | 印次: 5 |
| ISBN号:9787500698180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3 |
英汉词典部分收录词条21,000余条,加上词组、习语、合成词、派生词后,总条目达50,000余条。 汉英词典部分收录单字词目4,000条,加上复字条目,总条目达30,000余条。 为了方便不同阶段学生使用,在英汉词典部分里,分别在中学生、大学生的考试必备词汇前标上了不同的符号(具体详见英汉词典部分的“使用说明”)。讲解简洁明晰功能丰富实用。 为了便于在阅读时迅速查找,一般词条仅给出其*基本的词义和*基本的拼读形式;对*常用词汇则给出其*重要的同定搭配及用法(尤其是动词),力求一目了然。重点词汇一般附有用法指导,如同义词近义词辨析、用法说明等,并分别加注醒目标识。
太原五中教师。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英语”专业,之后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英语语言教学研究”专业。从事英语教学二十多年来,先后荣获太原市“优秀专家”、山西省“教学能手”、“山西十大女杰”、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等十几种荣誉称号,晋升为英语特级教师,当选为山西省外语教师协会副会长,被誉为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学英语》报总编,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前言英汉词典汉英词典附录
我不得不承认,我对语言学习的热情时高时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使用的辅助工具是否“友好”。这本词典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学习者心理的细腻关怀。它似乎懂得我们在遇到晦涩难懂的词汇时容易产生的挫败感。在解释一些结构复杂的英文单词时,它没有直接给出长串的定义,而是巧妙地加入了词源分析或构词法提示,这使得那些看似孤立的词汇瞬间有了内在的联系和记忆的锚点。这种“授人以渔”的编辑思路,比起单纯的“授人以鱼”要高明得多。它不仅仅告诉我“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更引导我去思考“这个词为什么是这个意思”,极大地激发了我主动探索语言规律的兴趣。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是许多普通词典所不具备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经典的深蓝色调,配上烫金的书名字体,显得既专业又不失稳重。我特地去书店对比了好几本同类型的工具书,最终还是被它的质感吸引了。翻开内页,纸张的厚度适中,触感温润,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刺眼。更值得称赞的是它的排版,无论是中文字体还是英文字体,都清晰锐利,间距和行距的把握非常到位,即便是查找生僻词汇时,也能迅速定位。而且,我注意到它在例句部分的字体加粗和斜体处理上做得非常考究,有效地区分了词条、释义和例句,极大地方便了我们这些需要频繁查阅的读者。装订工艺也相当扎实,即便是经常需要“暴力”翻页查找的读者,也不用担心书脊会轻易散架。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足以体现出版社在制作一本专业工具书时的严谨态度和对读者体验的重视,让人感觉物超所值。
评分坦白说,我过去对这类大型工具书的“实用性”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它们内容太多、太重,真正需要的时候反而显得笨拙。然而,这本新版词典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内容组织逻辑异常清晰,查找效率高得惊人。它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编排的“层级感”——主词条突出,释义简明扼要,而深层次的用法变化、搭配习惯则被巧妙地安排在次级部分,既保证了快速检索的效率,又不牺牲深度学习的需求。我特别喜欢它在复杂短语和固定搭配部分的处理方式,它不是简单地罗列,而是用非常地道的语境来展示这些搭配的生命力。对于像我这种主要目标是提升实际交流能力而非仅仅应付考试的自学者来说,这种“即学即用”的设计思路简直是雪中送炭,极大地增强了我翻阅的频率和信心。
评分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表现绝对是超乎预期的。市面上许多号称“权威”的工具书,要么内容陈旧,要么价格虚高,要么就是印刷质量粗糙。而这本新版大词典在保持了极高学术水准的同时,定价却非常合理。更重要的是,它带来的时间效率提升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过去,我可能需要花费数分钟在不同的电子资源和纸质书上来回交叉验证一个词汇的精确用法,而现在,一册在手,几乎所有我关心的维度——发音、词性、多义、搭配、语境——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清晰的呈现。这无疑将我的工作和学习流程极大地提速了。对于任何一位严肃对待英语学习或使用的人士而言,这本词典无疑是一项物超所值、能持续提供高效反馈的长期投资。
评分作为一名需要经常撰写学术论文和翻译技术文档的专业人士,我对于词典的权威性和准确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这次入手这本新版词典,最大的感受就是其收录词汇的广度和深度的显著提升。它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的日常用词层面,更大量吸纳了近年来语言发展中涌现出的新词、流行语以及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我特地测试了几个我平时感到吃力的科技词汇,发现它不仅提供了精准的对应翻译,还附带了非常详尽的语境解释和用法辨析,这对于避免翻译中的“望文生义”至关重要。这种与时俱进的编纂思路,让一本工具书真正成为了一个活的、可靠的语言伙伴,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旧资料库。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站在语言前沿进行创作和研究的人来说,是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