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伯纳姆著的《钢琴天天练练(6原版引进)》 的目的在于帮助练琴者锻炼手指,使之健实,有力和 灵活。开始,先作轻柔的慢练习,熟练后,再逐首增 加,知道能正确地弹奏十二首为止。当学生能熟练而 正确地弹奏第壹组十二首时,再以同样地方法练习其 他各组。可将每一组地各种练习在不同地调上进行移 调练习,这对学生是很有裨益的。
**组
1.跑上楼跑下楼
2.弹跳
3.双臂伸屈
4.大步走
5.练习拳击
6.深呼吸
7.快速上下梯子
8.双脚跳
9.甩腕肘
10.交叉踢腿
11.俯卧撑
12.精神饱满准备练习
第二组
1.侧滚翻
2.大劈叉
3.向上踢右腿
4.向上踢左腿
5.拳击
6.双臂两侧绕圈
7.双脚跳
8.单脚跳
9.打高尔夫球
10.撑杆跳
11.深呼吸
12.精神饱满准备练习
第三组
1.侧滚翻
2.大劈叉
3.青蛙跳
4.玩滚木球
5.打高尔夫球
6.伸展双臂跳跃
7.深呼吸
8.打网球
9.跟着领队人
10.蜘蛛爬行
11.快速上下梯子
12.精神饱满准备练习
第四组
1.绕圈
2.滑水
3.坐在椅子上快速踢腿
4.像钟摆似地摇动双腿
5.跳双绳
6.原地脚尖跑步
7.用脚尖跳(像小猫)
我必须承认,我是一个对教材的“颜值”和“实用性”都有极高要求的读者,尤其是涉及到音乐这种需要沉浸体验的艺术学习。市面上很多引进版的教材,虽然内容扎实,但排版往往是黑白、密密麻麻的,看起来就像教科书里的古文,让人提不起兴趣。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首先就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不仅是乐谱,更像是一本精美的音乐赏析手册。彩色的图文说明,配合着乐理知识的穿插讲解,让那些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起来。我特别喜欢它对曲目背景的介绍,每首练习曲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或者文化背景,这极大地激发了我学习的内在动力。我不再是单纯地为了完成任务而弹奏,而是带着对作曲家意图的理解去演绎。这种从“技法训练”到“艺术表达”的转变,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惊喜。另外,它对指法标注的细致程度也令人称赞,很多我过去常常忽略的小细节,比如某个音符的触键深度和连贯性,都在书中得到了强调,这对于提升演奏的细腻度至关重要。这种面面俱到的关怀,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愉悦和高效。
评分这本《钢琴天天练练(6原版引进)/有声音乐系列图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半途而废”型学琴者量身定做的救星!我记得我当初学琴的时候,总是在技巧上卡住,一遇到和弦转换或者琶音练习就想打退堂鼓。那时候的书本,要么讲解得过于学术化,让我这个业余爱好者看得云里雾里;要么就是练习曲目过于枯燥,每天重复拉锯战一样,坚持不下来。然而,这本书,它真的做到了“天天练”,而且练得有声有色。首先,它的选曲非常巧妙,兼顾了技术性和音乐性,不会让你觉得在做枯燥的“功课”。更重要的是,它引入的“有声”概念,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以前总是自己摸索节奏,常常练得四不像,现在有了配套的音频指引,我可以同步对比自己的弹奏和标准范例,那种即时的反馈是任何文字说明都无法替代的。感觉就像是请了一个私人陪练在身边,随时纠正我的力度和时值。特别是对于第六册的内容,涉及的复调和声部处理难度开始上升,如果没有高质量的示范音频,我可能早就放弃了复杂的指法配合。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基础巩固到进阶挑战,每一步都走得踏实有力,让人看着进度条一点点被填满,成就感爆棚。
评分我特别想强调一下这本书对于“听觉训练”的辅助作用。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如果只依赖眼睛看谱子和手指的机械记忆,很容易形成“死弹”的习惯,缺乏音乐的灵动性。这本带“有声”系列的图书,真正实现了“耳、眼、手”的同步协调训练。每次练习完一个段落,我都会反复播放配套的音频,仔细对比我的触键力度、时值的精准度和音乐线条的流畅性。这迫使我必须去“听”我自己在弹什么,而不是仅仅“做”动作。这种主动的听觉反馈机制,极大地提升了我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我以前弹奏一些慢速抒情曲时,总觉得气息不足,线条断裂。但通过反复聆听范例,并模仿其呼吸感,我开始理解如何通过不同的触键力度来塑造乐句的“歌唱性”。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练习册,更像是一套全方位的音乐耳朵塑造课程。它教会我如何用耳朵来指导我的手指,这对于任何想弹出真正“有生命力”的钢琴演奏者来说,是无价的财富。
评分对于我们这些非科班出身,但又执着于提高钢琴水平的成年学习者来说,时间管理和效率是王道。我们没有大块的时间可以挥霍在重复无效的练习上。《钢琴天天练练》的结构设计简直是效率的典范。它把复杂的技巧分解成了可以在15到20分钟内高效完成的“每日模块”。我每天早上工作前或者晚上睡前,都能轻松挤出时间来完成当天的任务。它不是那种要求你一次性攻克一个大部头的教材,而是通过每日的“微进步”来累积“大飞跃”。这种小步快跑的策略,极大地减轻了心理负担,避免了“畏难情绪”。我发现,当每天都有一个明确的小目标可以达成时,坚持就变得容易多了。而且,它的练习循序渐进的坡度控制得非常好,不会让你在某一页上卡住太久,总能带着一种“我能行”的信心进入下一课。我曾尝试过其他一些强调“速成”的教材,结果往往是基础不牢,后来返工修复错误花费的时间更多。这本书的稳健和科学性,才是长期主义者最看重的品质。
评分这本书的“原版引进”标签,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一直认为,学习音乐,尤其是西方古典音乐,最好能接触到最原始、最权威的教学体系。很多国内改编的版本,为了迎合某种教学偏好,可能会在细节上做一些取舍,从而丢失了原版的一些精髓。这本引进的书籍,在乐谱的准确性上是毋庸置疑的。当我对照着它练习时,能感受到一种久经考验的教学法的力量。它注重的是扎实的音乐基础训练,而不是花哨的技巧展示。比如,它在音阶和琶音的练习部分,对于不同调性的处理和速度的递进,有着非常严谨的规划,这直接关系到我未来接触更高难度曲目时的视奏能力和指板熟悉度。此外,由于是原版引进,它的印刷和纸张质量也保持了较高的水准,这对于经常翻阅和标记乐谱的我来说,非常重要,不容易磨损,长时间使用依然清晰可辨。这种对“原汁原味”的坚持,体现了出版方对音乐教育的尊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